【摘 要】
: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增设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可以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从而减小结构主体在风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这种技术称为耗能减震技术,目前正迅速地发展起来。作为阻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增设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可以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从而减小结构主体在风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这种技术称为耗能减震技术,目前正迅速地发展起来。作为阻尼器中重要的一种,金属阻尼器材料的选取对其减震性能影响很大。本文在已有的结构耗能减震理论的基础上,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1)在室温下对四种不同处理工艺的Zn-22Al合金试样进行了四种不同初始应变速率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获得了这四种处理工艺下材料的拉伸试验数据。试验表明处理温度为555K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延性,且流变应力较低,没有明显的拉伸硬化现象。超塑性合金Zn-22Al的这些性能使其适合用于制作金属阻尼器。(2)在室温下对处理温度为555K的两种Zn-22Al合金试样进行了三种不同初始应变速率的压缩试验,获得了这两种处理工艺下材料的压缩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处理温度为555K的Zn-22Al合金的压缩性能和拉伸性能基本一致。(3)根据上述试验获得的数据,对Zn-22Al合金制成的平面外屈服阻尼器和平面内屈服阻尼器分别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接近且均表明了平面内屈服阻尼器在很小的位移下就可以达到塑性阶段,耗能能力较强。这些都显示了Zn-22Al合金更适合用于制作平面内屈服阻尼器。(4)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设置和未设置Zn-22Al平面内屈服阻尼器的九层框架结构分别进行了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设置了阻尼器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均小于未设置阻尼器的结构,且结构主体可以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工作,证明这种Zn-22Al合金平面内屈服阻尼器的减震性能良好。本文中的试验和分析获得的结论,可以为超塑性合金Zn-22Al阻尼器的设计及其在结构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钢框架结构是实际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钢结构之一,由于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轻质、高强的突出优点,使得钢结构在相同的受力条件下,其截面尺寸要远小于同等受力条件下
当前,随着钢结构应用日趋广泛,人们对钢结构节点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半刚性节点由于其较好的耗能能力而成为众多研究者们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且在工程实际中,完全刚接及理
随着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桩基础的变形问题、承载力问题以及工程造价也逐渐成为建筑领域中非常令人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众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桩基础
大直径筒型基础是为适应我国近海地质条件和风机荷载特点而研发的新型基础形式。作用在风力机上的水平荷载通过塔筒等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导致地基基础在承受竖向荷载作用的
随着钢结构的发展,常用钢柱脚的制作日益标准、规范,其性能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但作为常见柱脚之一的外露型柱脚的研究却停滞不前。本文的研究是针对简单的露出型铸钢柱脚进行力学
冻融破坏的建筑物极为广泛,包括水工建筑物,公路桥梁与铁路桥梁等结构也遭受着非常巨大的冻融破坏。因此混凝土的耐久性成为当今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厄待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以研究聚丙烯纤维引气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为主,分别配制C30、C50两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对C30和C50基准混凝土分别考虑在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和引气剂掺量下的相关力学性能研究和抗冻性能研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聚丙烯纤维和
我国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大量燃煤产物的产生。这些燃煤产物,主要包括,粉煤灰、底灰、脱硫石膏等,需要使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处置。在传统填埋技术中,使用压实黏土作为填埋场的防污屏障可以起到二次污染防控的效果。然而,填埋场的设计要求对压实黏土的施工及土质具有严格的控制:一方面若想达到国标GB50869-2013要求的渗透系数(即1x10~(-9) m/s),对压实黏土的物理性质有严苛的要求,这
在我国,约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然而农村民居建设从选址、规划设计、房屋施工、抗震设防等多个环节都缺乏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