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与技巧:中日近体诗映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坚持映射的方法,通过对艺术技巧的分析,展开中日近体诗的比较研究,力图揭示日本汉诗人通过怎样的方式习得了近体诗各体裁的创作方法。同时也以日本汉诗为镜,反照中国诗歌,重新发现和审视中国近体诗发展过程中一些被忽视了的现象,并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阐述。期待在研究日本汉诗的同时,也能推进我们对于中国诗歌的认识。论文由三个专题研究组成。第一章以模拟与格套这两种模式化的仿作技巧切入日本五言排律的研究。以平安朝早期五排与梁代五韵以上齐梁体咏物诗的对应关系,以及平安中期以后岛田忠臣等日本汉诗人的排律与元、白排律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在日本方面,探究早期日本汉诗中的五言排律如何确立,其风格在平安中后期产生了何种改变。在中国方面,确认了五言排律在齐梁诗歌的源起,并从新的角度探讨元、白的次韵酬唱给中唐排律带来的新风格。第二章,以赋句与赋题两种在近体诗确立过程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创作技巧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在日本句题诗创作方法的启示下重新审视梁代以来兴起的那种以前人成句为题的创作现象,评估它在五律这一体裁规范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揭示日本句题诗是在一个宽泛的赋题系统中成长起来的,并探讨日本汉诗人怎样利用赋题这一创作技巧来推进五律、七绝等诗歌体裁的规范化创作。第三章以用典这一艺术技巧作为切入点,将研究的重心引向日本方面。首先从和歌、汉诗对于用典方法的迥异态度中归纳出,对于日本汉诗人来说,典故本身就富有意义,而用典是他们为本土事物在汉诗传统中博取更高诗意的一种方式。继而分析句题诗的用典手法给日本汉诗人的七言律诗创作带来的形式化现象,以及这种用典手法对无题诗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研究了日本汉诗人怎样通过为本土化事物加注的方式来调和其与汉诗传统的不兼容情况,怎样在汉诗创作中取得主体性。在解决中日近体诗成立过程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同时,本文也力图为中日汉诗的比较研究寻找更为合用的研究方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映射的眼光、对文本形式以及诗歌技巧进行分析的方法都能较好地契入中日近体诗发展的内在理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帮助。至于这些方法的合理性,还有待于更多具体问题的进一步检验。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关贸总协定中有关免除义务的例外条款和限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也研究了一些国家对这些例外条款的利用情况。指出我国在“复关”前夕,应充分利用这些例外条款
我国公务员制度已长达十余年之久,笔者主要从目前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一、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考核流于形式,
本文以史为鉴,借古喻今,分析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和政治品德,并联系实际探讨新时期领导干部强化宗旨意识的途径。重点指出:领导干部要心系百姓,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树立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奋斗目标,即建立防止出现全局性、长时期决策失误的民主政体和建立适应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广西沿海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及政策选择,要在原有高等教育及中等教育基础上组织资源实现发展,树立投入高等教育就是发展地方经济社会的新观念,以建设本科院校为主作为发展高等教育
黑稻是中华古老而名贵的稻种。据古农书《齐民要术》记载,黑稻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黑稻集色、香、味、营养保健于一身,民间称之为“神仙米”、“补血米”、“药米”、
本文将灰色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柯夫链结合构成灰色-马尔柯夫链,用此联合预测模型对吉林市玉米单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联合模型预测的精度高,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玉米单产预测方法,同
本文以深圳市公有财产产权管理改革为背景,探讨了全民所有财产产权明晰化的内涵,认为应把全民所有权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法人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依法处分权,这类权由企业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余其铨(社科部主任、教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它关系到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通过近几年在吉林省玉米主要产区公主岭市六个乡镇黑土上所取得的75个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硝酸磷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与等养分化肥相近,在硝酸磷肥的基础上,后添加一定数量的水溶性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