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R、VEGF、bFGF在功血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中VEGF和bFGF含量的改变,探讨子宫内膜中ER、PR含量变化对VEGF和bFGF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去认识功血的病因病理,为功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临床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将所取得的子宫内膜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病例组须排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等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中ER,PR,VEGF和bFGF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患者血中FSH、E2、P水平。 结果: 1、血清中雌激素水平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2、(1) ER、PR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ER,PR主要定位于腺体的胞核,在内膜基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内也有弱表达。①腺体表达:ER在病例组和对照组腺体细胞胞核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R在病例组腺体细胞胞核中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②间质表达:ER、PR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弱表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2) VEGF、bFGF在子宫内膜的表达:VEGF、bFGF表达定位于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腺体细胞胞浆中VEGF、bFGF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增殖期;两组间质部VEGF表达均为散在弱阳性或不表达,无统计学意义;而bFGF在病例组为弱阳性,对照组为阳性表达,两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1、本研究表明功血患者血液中E2水平无明显改变,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子宫内膜中ER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功血患者体内孕激素水平较低,使PR无法与孕激素结合,导致单纯性增生和复合性增生患者子宫内膜PR表达增高。功血患者子宫内膜ER表达无明显增高,可能与功血患者不稳定的血雌激素水平及雌孕激素对ER的复杂调节有关。 2、VEGF、bFGF在功血患者子宫内膜的低表达,导致子宫内膜血管增生不良,也是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之一。 3、PR间接作用于功血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VEGF,使后者分泌减少,微血管形成障碍,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功血与子宫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今后我们可以从调节子宫局部环境着手对功血进行治疗,减轻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鱼藤素对胃癌AGS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AGS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Hoechst33342/PI
研究论文一乙二醛酶Ⅰ基因Ala111Glu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背景和目的乙二醛酶Ⅰ(GLO-Ⅰ)是丙酮醛(MG)的生理解毒酶系统——乙二醛酶系统重要组分之一,能将具有糖基化毒
目的:探讨正常关节软骨磁共振T2驰豫值、T1弛豫值及磁化传递率(MTR)定量分析及其在早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及方法:在常规MR基础上本研究包括三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