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转出地可以使得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于承接地则是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在这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浪潮中,由于全球范围内产业分工的变化,产业链的延伸,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范围在扩大,中西部地区要依靠自身的优势,牢牢抓住这次机会,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中原城市群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头堡,要利用自身优势,并不断完善产业转移环境,积极有效的吸引产业入住此地。虽然此次产业转移浪潮中存在很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如中部四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群,他们区位临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文化传统相似,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有必要对中原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进行准确科学的评判,以发现其优劣势,并加以改善提升。因此本文从产业承接地角度出发,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旨在提高中原城市群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中胜出,最终通过承接产业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延长并完善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而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实现中部崛起战略。论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概念,并从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国内学者研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展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利用外资量角度,介绍了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四大城市群中的相对位置,发现中原城市群在总量上位居四大城市群首位,从人均水平看其处于低发展水平,但其利用外资量一直领先,遥居首位。此外,从利用内外资的总量、行业分布等方面简要的介绍了中原城市群近几年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发现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利用外资极不平衡,郑州远高于其他城市,但是其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不再是劳动密集性产业一支独大。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原城市群自身状况,选取了五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体系。最后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排序比较。评价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内九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并分析了他们的优劣势;然后对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群进行对比分析,对其产业承接能力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又对四城市群各城市进行分梯度对比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处于第三、第四梯度城市过多,影响了中原城市群总体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总体承接能力有必要上一个台阶。最后给出对策建议,为中原城市群提升其产业承接能力和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不断突出,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医药分开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医院门诊药房托
采用钾盐蒸煮法从鲫鱼内脏中提取粗鱼油,并对粗鱼油的氧化性及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茶多酚3种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BHA、B
虽然是大学教授,但钱理群先生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缘分却很深。他做过中学语文教师;从北大退休后,到中学开过鲁迅作品选修课;他跟很多中学语文老师有很深的交往。他说:"大学与中
在信息化战争中,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空前提升,各级对目标的关注度会空前高涨。而战争的政治目的、人类的共同利益、文明的进化和军事节约原则,使得目标选择的合法性受到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探讨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也显得
<正>在2006年,美国对冲基金行业发生了两件大的亏损事件,一件是Amaranth Advisors LLC(以下简称“Amaranth”)基金在9月18日报道亏损45亿美元,随后扩大至约60亿美元,基金资产
从2001年至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时,语文教学的深层次问题也开
军队建设标准化食堂,对于促进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水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全面提升官兵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流程顺畅、作业规范,
<正>诗是一种虚构,是与一个坚硬的、比较僵硬的、甚至僵化的现实的对应、对峙、对称和抗衡。南方精神也是被建构的,没有现成的这么一个东西。提出诗歌的南方精神,就意味着得
胜西潜山为变质岩类裂缝型块状潜山油藏,变质岩潜山储层非均质性强,如何有效地预测裂缝分布,寻找储层发育有利区域是制约变质岩储层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胜西潜山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