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粮食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3402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干燥是粮食产后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对粮食干燥的机械化应用程度逐年有所提高,像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以及黑龙江的三江平原这类的大型粮食生产基地,主要以连续式干燥机为主,可以一次性对数百吨粮食进行干燥;而在中原和华南地区,由于小农经济的粮食生产特点,粮食种植面积较小且地域较为分散,对粮食干燥机的需求则以小型的循环式干燥机为主,但此类干燥设备目前仍以开环控制为主,导致干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受操作经验制约较多。为了实现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干燥目标,研究小型干燥机控制系统在干燥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针对5HP-25型循环式粮食干燥机,基于PLC为主控制器,开发了一套智能干燥机控制系统,为改善南方高湿粮食的干燥品质和提高干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国内外学者运用在粮食干燥机上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出目前粮食干燥控制模式较为单一、干燥基础理论的运用实践较为缺乏的问题,并针对循环式干燥机控制系统,提出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基于对相应干燥理论的分析,提出可优化干燥控制过程的方案;二是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和水分在线检测技术,进行循环式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2、结合对粮食干燥的去水特性、干燥势场?传递特征、粮食水分和物料的结合机理分析,提出充分利用粮食本身的客观?去除粮食高水分段自由水分的有效性,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干燥控制过程方案。基于对粮食干燥系统中的热平衡和质平衡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干燥控制系统中干燥热风温度的控制方案。3、针对5HP-25型循环式干燥机,分析了其机械结构特征和工艺流程,明确了控制对象和数量,分别对干燥机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的设计。其中,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粮食水分采集和通讯模块、DA模拟量输出控制排粮电机转速模块的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PLC程序和人机界面设计。4、实现了循环式干燥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大滞后性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出机粮食水分和干燥热风温度这两个控制参数,均采用了模糊PID的算法推理规则进行控制;二是完成了干燥自动模式设计,即待粮仓装满后,上料位器自动给出信号至主控制器PLC,PLC再按照工艺流程自动开启消烟除尘电机、排粮电机、出粮皮带机以及引风机(星三角启动);三是设计了干燥热风高温安全系统。5、完成了控制柜的搭建,并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各传感器可以正常采集干燥过程信息;触摸屏与主控制器PLC通信连接正常;自动控制模式运行正常;构建的模糊PID控制器通过模型仿真可以得到较传统PID更优的控制效果,超调量相对传统的PID均减小了30%以上,调节时间缩短了9.4%,稳定性也更好;当干燥热风温度超过上限设定值时,烟气阀门自动关闭,使粮仓中只引入常温的自然空气,确保粮食干燥的安全温度。系统满足对5HP-25型循环式干燥机智能控制的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学位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1997年广州市天河区以石牌村为试点,指导经济联社创新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村改制公司”经营管理集体资产,由此开展了广州城中村的村改制局面。原来的城中村村干部基本转成村改制公司党组织领导干部和董事会成员。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为指导,在认识广州城中村改制公司发展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以“村改制走在前列”的天河区为例,分析天河城中村改制公司
电子商务从1994年发展至今,电商销售额从0发展到万亿级别,发展十分迅猛。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交易额的变化,电子商务的模式也从最初的C2C(Customer-to-Customer)、B2B(Business-to-Business)、B2C(Business-to-Customer)等模式不断增加,现在又多了O2O(Online-to-Offline)、P2C(Production-to-Cust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农村青年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创业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紧迫问题,而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农村青年的创业观念、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能够营造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同时,帮助青年创业者减少弯路,提高创业绩效。然而,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手段不能够满足青年创业者需求、力度不够等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园林建设,植物景观随着园林建设的兴起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中的植物景观是仿自然界的天然景观,以满足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需求,在美化城市环境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随着植物学科理论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对园林植物的生态运用不断加强,现代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对场所空间营造作用更加突出。笔者通过对南山区的37个社区公园进行调研。首先是对南山区需调研的社区公园进行网
学位
学位
中国传统园林与诗词文学难分难离,言语素材在传统园林中占据重要地位。言语素材是对语言的一种释义,是推动人们之间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传统园林中同样运用着这种具有释义作用的“言语”——包括文字、建筑、色彩、布局、植物、文化、生物、制度、图画、功能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园林景观与游览者之间的思想交流。本文将这些园林中能够影响游者思想感官的各类因素定义为园林的言语素材。中国的游览者常因传统的传承影响,忽略了
在城市发展、扩张的过程中,雾霾、尾气、热岛效应、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伴之而行。城市居民承受着威胁健康的环境现状和快节奏的生活所带来的双重压力,生活品质提升缓慢,人民的生活追求从经济发展转为宜居梦想,适用的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名片,还可缓解人们身心的疲惫和压力体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需要。本论文运用“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即“使
垂直绿化就是区别于土地绿化的一种比较新的绿化形式,它包括了攀援植物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门庭绿化、屋顶绿化等,本文以研究墙面垂直绿化为主。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的规模也随之不断的扩大。然而由于受规划设计经验和知识所限制,城市发展注重经济发展发主,建筑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并未考虑足够的园林绿化的因素进去,使得城市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其中包括能源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