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及剧作家。在其主要的创作生涯中,麦卡锡一直秉持低调的态度。多年来,他的读者群也仅限于一小部分敬仰者。而评论家认为,麦卡锡堪与最伟大的作家麦尔维尔及福克纳相媲美。《血色子午线》被誉为麦卡锡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一部以西部边境为背景的小说。他在多部作品中都表达了对生态的关注,这种生态批评的思想自然也体现在《血色子午线》中。本文从美国荒野西部入手,结合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分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麦卡锡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对,以及对人类文明逐渐侵蚀自然这一事实的痛心,最终揭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提醒人类应当重新深刻思考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章简介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及其小说《血色子午线》;第二章回顾迄今为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三章介绍本文将要用到得相关理论和思潮的起源,及其发展状况;作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通过详细分析《血色子午线》中麦卡锡所描绘的西部自然画卷背后所蕴含的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揭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期望建立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美好和谐关系。本章以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英雄的西部、浪漫的伊甸园以及国家意识象征的美国荒野西部为切入点,探讨了麦卡锡笔下的真实西部世界。它揭除了美好神话的陈伪表象,展示出暴力是人类的原始本性。在进步与文明的名义下和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为了权力与控制而相互争斗,从而实现对自然的控制欲望。然而,麦卡锡所描述的自然世界不再只是人类需要的供给者,而是同样具有内在价值,被投射为与人类同等地位的独立主体。在麦卡锡看来,人类的无止境参与致使自然面临崩溃,结果必将引发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麦卡锡质疑人类对非人类世界是否具有优先权。作者通过法官霍顿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揭示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对科技的至上推崇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而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精神危机,人类社会的过度文明疏离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应当重新深刻思考与自然的关系,并以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寻求建立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理想和谐关系,自然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第五章强调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对《血色子午线》进行生态解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