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运用快攻战术的对比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29届奥运会中,中国男篮虽然取得第八名的成绩,但是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比赛过程中,中国队快攻战术的运用数量少,成功率不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6场比赛和前七名进入复赛后的所有15场比赛共21场,以后场篮板球和抢断球作为发动快攻战术的主要来源,分析中外男篮在比赛中的快攻运用情况。比较在快攻不同形式和阶段的成功与失败,找出中国队与前七名在快攻战术运用细节上的差距。结合其自身的人员配备情况及其战术打法特点,从个人及全队的内因情况以及外因情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总结相应的经验。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及前七名之间比赛中快攻战术的运用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并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中国男篮与奥运会前七名篮板球快攻来源数量的平均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快攻得分以及快攻得分占总比分比例明显小于奥运会前七名;快攻常规统计指标的比较中,奥运会男篮前四名各项指标优于五至八名;2中国队后场篮板球和抢断球快攻的发动与接应阶段失败比例高于前七名队伍,主要因为中国队整体快攻意识薄弱,抢到篮板球和抢断球后很少快速运球推进;接应人员的移动方式多数为抢到球后向球移动;机动接应数量较少,这些都影响了快攻战术的发动;3中国男篮与奥运会前七名在后场篮板球和抢断球快攻推进阶段的失败比例相差不大,主要因为快攻时间短,推进阶段距离相对较长,易受防守队员干扰,中外失败次数均较多;4中国男篮与奥运会前七名在后场篮板球快攻结束阶段失败比例相差不大,但是在相似情况下,中国队不被犯规且投不中篮的比例较大,主要因为攻篮时,信心不足;与防守队员进行对抗时,中国队不占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导致投篮命中率不高。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历史性、自组织性、主体多样性、非线性、动态开放性、涌现性等特点。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每所学校的实施状况。因此,在具体的学校层面
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的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学科教学融合具有必然性和实践操作性。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逐渐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技术有多先进,而是能否把技术很
该文概括了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理论,论述了胜任力的发展比缘由、定义、研究方法以及胜任力的结构,回顾了胜任力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趋势.该研究以南京市国有企业
国防和军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但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也是军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军队自身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单兵的素质。单兵的
数字加工机制及其空间表征方式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诸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目前对于数字空间表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任务条件下,数字是否产生SNAR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家希望能快速、准确、方便地获得需要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字压缩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视频点播技术。英语
珍珠球是我国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现代珍珠球运动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重视,珍珠球运动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在民运会、满族聚居区都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