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灵魂:寻觅与超越——罗扎诺夫的文学批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罗扎诺夫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且庞杂无体系,文学批评活动则贯穿其一生。他是白银时代重要的宗教哲学家,“新宗教意识”的创始人之一,“新宗教意识”的许多主题都根植于他阐发的思想。同时,他还是独特的文学家,他开创的“新文体”对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罗扎诺夫的文学批评与其宗教哲学思想、文学观是密不可分的。本论文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独特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探究俄国宗教文化史中的“宗教哲学复兴”与“新宗教意识”现象,并以此为观照提炼罗扎诺夫的主要宗教哲学思想。一方面,罗扎诺夫将自己的宗教哲学思想融入到文学批评之中,另一方面,他以自己独特的文学观、世界观为标尺建构批评体系。通过细读批评家丰富而驳杂的文本,梳理罗扎诺夫批评视野中的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四位经典作家,解读他对不同作家所发表的鲜明倾向性的观点,辨析出其文本背后的思想依托,旨在从整体上探寻罗氏的文学主张。  从《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的宗教哲学批评到摒弃传统经院模式的随笔式批评,罗扎诺夫的文学批评形式在嬗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这种随性的批评中,涌现了许多闪光的思想,但也不乏偏激片面的言辞。  本论文在提炼批评家观点的同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接受,以期在罗氏批评的基础上公正地品评上述经典作家。
其他文献
1986年,渥雷·肖英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对他的概括性评语是:“他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肖英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融合了约鲁巴传统文
在明清画坛,大部分闺阁画家追随时尚,选择了花鸟画创作,只有极少数人因各种原因参与到人物画的创作中来,绘制了一系列表现女性的仕女画、反映男性社会生活的士人画以及宗教题
长期以来,沉默现象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并被赋予贬义一言语的缺乏,即交际的缺乏.然而,沉默与言语共同实现了人类交际.沉默,在人类交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广泛深入的研究
索尔·贝娄(Saul Bellow, 1915-)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美国第八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以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多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创作实力,被评论家
元话语作为一种构建语篇、表达观点和影响读者的重要手段,已被众多学者研究过。尽管之前的研究涵盖了各个视角和各种体裁,大部分的研究专注于书面语篇。口语语篇因为难以取材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的文坛巨匠.他利用意识流和多视角等多种现代文学创作手法来表现其作品的主题思想.他在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充分展示了他运用时间的艺术技巧.
作为一名作家,海明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于1954年获得了文学的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他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都赢得了极高的赞誉.然而正如杰克逊所提到的:"也许只有他的短篇
该文-改前人在性别与语言研究中,用权势理论去分析、比较男女在某一语言变量上的使用频率的方法,试图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对英语国家中的言语维持行为的性别差异进行探讨.
提起北京电视台的徐滔,映入人们脑海的是那位英姿飒爽、语言犀利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她除了主持人身份外,还有更多的职业角色:政法记者、《法治进行时》栏目制片人、北京电视
自七十年代早期,国外关于英语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研究就已把注意力由教学方法转向了学习者特征和学习者策略以及它们对于第二语言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个性差异的研究主要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