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重大项目信息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的推进,为了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改变政府管理形象和管理手段,在未来区域性经济发展中赢得主动,占领先机,各地政府投资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提倡和推进政府电子政务的应用。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和规范工作流程,通过相应的决策体系和决策支持模型,可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着阶段性转折。基础设施建设已告一段落,信息化应用初见成效,随着大量的应用项目在各个领域的展开,信息化工作的重心正在悄然向扩大及深化应用的方向转变。  建立一套具有统一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重大项目信息监管系统,是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整顿规范市场、减少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的必然选择。该系统主要实现政府对重大项目快速、准确、有效地监督管理。通过对系统中各种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分析,可以随时知道工程项目各方面信息。通过应用本系统,使监督主管机构能够进行宏观控制和及时决策,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整个项目运行在受控状态。哈尔滨市重大项目信息监管系统,其目的主要是完成一个集成的项目管理平台,主要包括:  (1)实现所有用户的项目信息的上报管理和跟踪,并且按照发改委项目信息管理的规范标准进行规范汇总。  (2)实现各级项目子库的自定义生成。用户可以自己按条件选取项目生成可控制项目内容和字段的项目子库。并可将项目信息导出到word和excel中。  (3)实现各类项目信息的自定义统计分析查询功能,实现相关重点项目信息的跟踪处理的功能。  (4)实现发改委与其它委办局之间对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有问题的处理和协调。  (5)实现与统计局的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关联,并对关联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对不同来源的项目信息作对比。  (6)实现市政府相关领导对重点项目监督处理的功能。  (7)确保权限使用的安全性,文件的保密性,以及物理,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本论文介绍了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设计思想,系统体系结构,主要算法设计,以及系统的实现。展示了一个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最后的实现的全过程。系统突出了项目的个性化管理,通过对元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项目子库的建立,使得项目的管理者能根据业务的需要随时建立新的项目库。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本论文着重研究的另一项内容。论文对如何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确保系统能在网络上安全运行。系统的成功应用,展现了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使项目监管工作信息化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敏捷制造”及“全球制造”已成为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面向单用户的CAD系统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改进使之支持异地设计和
随着工作流系统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被发现,因此工作流系统的安全机制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其中研究的重点就是安全工作流系统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技术.传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平台,人们深刻意识到其作为一个庞大的计算平台的潜力。因此,以往的静态的、面向特定运行环境的软件系统已无法满足In
该文首先简要论述了分布式计算技术,之后集中在中间层的核心技术,即:中间件技术,详细分析研究了两类中间件:传统型中间件和平台型中间件.以此作为以后工作的基础.针对企业级
在软件工程任务中,使用控制流、数据流、控制依赖等程序分析技术分析和理解程序,并把得到的信息用于任务中.当前许多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该文以Java
从1969年四个节点的ARPAnet发展到2002年拥有147,344,723台主机的Internet,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网络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等严重问题。近
该文对三种数据挖掘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算法作了改进,其中包括: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事件序列中频繁情节挖掘算法、决策树挖掘算法.对于关联规则挖掘问题,针对当前挖掘算
随着嵌入分布式系统和现代数据库的发展,主动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ARTDBMS)日益成为数据库和工程控制领域关注的研究热点.实时数据库系统(RTDBS)的高性能要求以内存数据库(MMD
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编程实现简化的环匹配算法、 Mfold算法和Lyngsφ算法,给出其试验与比较结果. (2)提出一个实用的新简化模型和相应的动态规划算法1.模型仅引入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与普及以及网络经济的到来,新的经济模式对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应用开发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作为一个较大规模的新闻传播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