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弧菌是动物性食品中普遍存在且对人类危害较大的一类细菌。已经证明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弧菌有霍乱孤菌(Vibrio cholerae)、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 vulnificus),以及偶尔会对人类有致病性的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拟态弧菌(V. mimicus)等。这些菌在进出口食品中不允许被检出。目前,国内关于致病性弧菌的检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为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既能快速、准确、高效,又能同时检测食品中的不同致病性弧菌,以及能对霍乱弧菌进行分型的检测方法,以减少工作量和检测成本,同时又能满足进出口食品检验需要,适应国际贸易新的形势需求,与国际接轨。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煮沸法、CTAB/NaCl法和试剂盒法提取5种致病性弧菌的基因组DNA,用凝胶电泳结果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根据5种弧菌的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进行5种弧菌的PCR-DHPLC检测。对M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进行5种致病性弧菌间的MPCR-DHPLC检测。以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例,进行PCR-DHPLC、MPCR-DHPLC检测灵敏度的测定。针对霍乱弧菌毒素相关基因,分别设计并合成霍乱弧菌胶原酶基因(vcc基因),O1群和O139群的毒力基因(ctxA基因和tcpA基因)以及O139群的毒力基因(LPSgt基因)的特异引物,对4对引物的PCR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进行霍乱弧菌O1群、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的MPCR-DHPLC分型检测。结果: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DNA的效果最好。设计合成5种弧菌的特异性引物各1对,建立了5种弧菌的PCR-DHPLC检测方法以及5种弧菌间的MPCR-DHPLC检测方法。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PCR-DHPLC、MPCR-DHPLC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100cfu/mL。对霍乱弧菌4对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后,建立了霍乱弧菌O1群、O139群,非O1群/非O139群的MPCR-DHPLC分型方法。结论:本实验建立的MPCR-DHPLC检测与分型方法,可同时检测多种致病性弧菌或霍乱弧菌的多种基因,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和MPCR-凝胶电泳法相比,具有快速、高通量等优点,在致病性弧菌的检测与霍乱弧菌血清分型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