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纸的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v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工业化发展导致工业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质对人体及其存在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制备可有效的降低空气中微小污染颗粒物的过滤材料变得至关重要。空气过滤纸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滤介质,已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但是,传统的空气过滤纸的结构单一,孔径大,过滤效率低,在低过滤阻力和高容尘量之间很难达到平衡。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隙率、纤维连续性好的纳米纤维,将其与空气过滤纸结合,制备多孔隙小孔径的纳米滤纸。本文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原纸(P-PVA),并探究了聚乙烯醇(PVA)纺丝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纺丝时间四个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酚醛树脂固化制空气过滤纸及静电纺纳米滤纸(AP-PVA),并探究其纸张特性;分析了聚乙烯醇纺丝液疏水改性的最优条件,制备疏水性纺丝溶液(MPVA)及疏水性静电纺纳米滤纸(AP-MPVA),并对疏水性静电纺纳米滤纸的疏水性能和过滤特性做了分析;探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原纸表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压光技术对纸张结构特性和过滤特性的影响。实验首先探究了PVA纺丝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纺丝时间四种因素对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原纸性能的影响。PVA溶液浓度从0 wt%-12 wt%,纺丝电压从15 k V-24 k V,接收距离从12 cm-20 cm,纺丝时间从9 min-45 min,根据这四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在PVA溶液浓度为10 wt%,纺丝电压为21 k V,接收距离为15 cm和纺丝时间15 min时,与空气过滤原纸相比,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原纸的平均孔径从最初的14.35μm降为6.39μm,过滤效率从99.7822%增为99.9923%,初始阻力从72 Pa增为83 Pa。其次,实验探究了增强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原纸强度的方法,用酚醛树脂将其固化,以增强其对抗外界的能力,制备了静电纺纳米滤纸。固化后,酚醛树脂的上胶量是20.21%,与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原纸相比,静电纺纳米滤纸的纵向抗张指数从19.87N·m/g增大为22.14 N·m/g,耐破指数从1.06 k Pa·m~2/g增大为1.37 k Pa·m~2/g,平均孔径从6.39μm降低为3.50μm,过滤效率从99.9923%增加到99.9941%,静电纺纳米滤纸同时满足了物理性能和过滤性能两方面的要求。实验进一步制备了疏水性静电纺纳米滤纸,探究了聚乙烯醇疏水改性的最优条件,同时,探究了疏水性MPVA对过滤特性的影响。改性后SEM图显示,MPVA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受溶剂影响变的粗糙。当PVA溶液与硬脂酰氯比例为25:3时,疏水性静电纺纳米滤纸AP-MPVA(25:3)的表面疏水角为121.9°,且疏水稳定性较好,透气度为247 L/m~2/s,平均孔径为4.87μm,过滤效率为99.9955%,初始阻力为90 Pa,容尘量为132 g/m~2。最后,实验探究了改善静电纺纳米空气过滤原纸表面静电现象的方法,探究了压光技术对过滤性能的影响。MWCNTs增大了液滴在静电场中的静电力,减弱了纳米纤维表面的串珠现象和静电现象;压光处理对孔径有显著影响,压力越大,平均孔径越小。
其他文献
作为木质生物质中的成员,纤维素和木质素凭借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化学特性,可以与MXene复合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性材料,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本论文使用超声处理将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TOCNFs)嵌入到多层Ti3C2Tx MXene的片层中间,通过煅烧TOCNFs/Ti3C2Tx MXene与尿素混合溶液,合成了一种高光活性的Carbonized TOCNFs/Ti3C2Tx M
学位
本课题以竹材、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丙烯(PP)为原材料展开复合膜制备的研究,通过制备纤维素,作为纤维素吸管的应用,改性纤维素,与PBAT和PP复合,减少传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制备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膜,可广泛应用于包装等领域,缓解环境污染等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种由微纳米混合纤维素制备的无粘合剂纤维素杂化吸管,该吸管以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毛竹渣为原材料,以期成为目前可降解但价格昂贵的
学位
2021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漳州圣杯屿沉船遗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成果。本文通过与其他相关考古发现比较,对该沉船出水瓷器的产地、沉船年代、沉船属性及航线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地膜覆盖技术是现代农业耕作的重要手段,具有提温保湿,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目前所用地膜主要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地膜,长期使用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土壤污染,开发纸基地膜以替代塑料地膜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着“取之于田,还之于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在对农业秸秆高得率浆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以农业秸秆高得率浆为原料研制本色农用纸基地膜,以替代塑料地膜起到抑草、保温和保墒的作用。论文首先研究了农业秸秆高得
学位
果蔬,粮食等会受到各种霉菌等微生物和仓储害虫的危害,从而导致品质劣变和腐败等问题,丧失食用价值。为了解决农产品在储运环节出现的问题,各种化学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被广泛使用。由于化学药剂中有害物质的残留和害虫的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化学药剂陆续被限制或禁止使用。植物精油作为绿色无害的天然驱虫保鲜剂备受关注,而精油中有效成分易受环境的影响,化学稳定性差,易挥发从而难以发挥抑菌、驱虫作用。因此,本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金属和半导体传感器因拉伸性较差、传感范围小在检测应用领域受到限制。柔性应力传感器具有质轻、柔软、可弯曲及可贴附等众多优点,因此在人体运动检测、医疗健康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所研究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和传感性能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制备工艺繁杂、柔韧性差、人体贴合度低及灵敏度小等。在此背景下,使用易于操作的工艺制备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柔性应力传
学位
造纸污泥是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其产量巨大且含水率高。污泥脱水不仅是使其减量化的重要步骤,更是后续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本论文以碳酸钙填料(PCC)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CC与生化污泥混合后,混合比例对模拟造纸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PCC、化学调理剂FeCl3和纤维对模拟造纸污泥脱水过程的协同机制。首先,研究了PCC含量对污泥脱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CC可以提高污泥脱水
学位
木质素作为植物资源三大组分之一,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行业副产物,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其在高值化方面的利用率较低。木质素的结构主要由苯基丙烷单元构成,这使得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多种高温环境中存在着众多应用。近年来随着石油开采深度的增加,高温高盐已成为现在地层的主要特点,常规聚合物堵剂无法适应此种情况。因此将热稳定性能极好的木质素应用于油田堵水材料已成为必然趋势。木质素及其改性
学位
随着化石能源紧缺、全球油价持续上涨以及全球气候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研究使用木质纤维生物质生产环境友好型的生物乙醇对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木质纤维生物质转化为生物乙醇过程中,酶水解是关键环节。以往的研究多认为尽量脱除木质素是提高酶水解效率的有效措施,但近期发现部分木质素对酶水解也有积极作用。此外,高浓酶水解是实现生物乙醇生产经济可行的关键途径。然而,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体系流变性的
学位
水热法处理农业秸秆所得水解液中富含糖类化合物,可被微生物转化为生物基燃料和化学品。然而,水解液中所含酚类化合物对于微生物生长及代谢存在抑制作用。本论文研究了通过絮凝法去除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酚类化合物来提升水解液沼气发酵性能的工艺,同时对絮凝处理后所得絮体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分别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氯化铁(Fe Cl3)以及聚合氯化铁(PFC)作为絮凝剂,考察了絮凝剂用量、絮凝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