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器动力化对兔胫骨干截骨愈合的生物力学影响

来源 :滨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d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利用兔胫骨干截骨外固定模型,在骨折愈合达到一定阶段后通过减少外固定横杆数目以降低骨外固定器刚度,实施骨外固定器动力化,探讨骨外固定器动力化对兔胫骨截骨愈合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30只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0-2.5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n=10),手术侧左、右侧胫骨各半。实验组为动力化组(Dynamization组)兔胫骨干截骨外固定术后6周内维持外固定双横杆构型,模拟高刚度坚强固定:胫骨截骨外固定第6周(图5c),胫骨X线片上局部多量连续性骨痂形成,断端骨桥连接后,去掉外固定内侧横杆降低外固定刚度改为单横杆构型(图6c),模拟低刚度弹性固定,相对增加骨折断端应力刺激,该单横杆构型维持至骨折外固定术后12周;恒定坚强固定组双横杆构型(Rigidity组,图1)、恒定弹性固定组单横杆构型(Elastic组,图2)截骨术后维持原固定方式不变,直至骨折外固定术后12周,恒定坚强固定组R组、恒定弹性固定组E组作为对照组。兔胫骨外固定术后12周处死全部实验动物,留取兔胫骨骨愈合标本及同只实验兔对侧完整胫骨标本,测量各组手术侧骨愈合标本最大弯曲刚度、扭转刚度等生物力学指标,同时测量同只兔对侧完整肢体胫骨骨标本生物力学指标并作比较,对骨外固定器影响骨折愈合生物力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实验兔均能良好的耐受手术,实验过程无实验兔死亡。各组兔胫骨截骨外固定术后12周X线片显示断端周围骨痂形成,骨折线消失,兔胫骨截骨愈合良好。三点弯曲载荷试验结果:动力化组骨标本在前后方向上最大弯曲刚度明显高于坚强固定组和弹性固定组标本,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试验结果:动力化组骨标本扭转刚度明显高于坚强固定组骨标本扭转刚度和弹性固定组骨标本扭转刚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标本力学强度比:各组实验侧骨折愈合标本最大弯曲强度、扭转强度与对侧完整骨标本力学强度比率,动力化组明显高于坚强固定组、弹性固定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兔胫骨截骨模型中骨折愈合一定阶段后,当骨断端骨连接形成,通过减少外固定横杆数目降低外固定刚度动力化的方法,相对增加骨折端的应力刺激,可加速骨矿化过程,促进骨功能结构优化重建,改善骨折愈合过程。该实验结论可以初步证实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但该动物实验研究数量较少,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既是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面临企业改革的不断探索和深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机制涉及的问题层出不
目的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建立腹壁疝动物实验模型,通过分组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植入补片的炎性反应,并观察迈之灵对于疝无张力术后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随机选
分析了1960~1990年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及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30年来,流域降水有所增加,有林地面积 1957~1974年大幅下降,以后有所回升。有林地每公顷蓄积
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成为很多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不适宜内科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治疗的患者最佳的解决方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发生率较高。房颤增加并
目的:腰椎滑脱症手术中及术后出血较多,术中自体血回输逐渐成为输血的替代治疗方法。目前关于自体血回输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值以及总失血量变化的文献较少。本文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但往往这一基本功会被我们所忽略。在日常书法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汉字特点,以人为中心,激发学生写字兴趣,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法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在我国有15年的历史,有一些经验积累,也有不少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方法有经验值法和计算机模型法,岩石土壤对水污染的过滤净化功
目的:由于高频辐射技术的大量应用,从业人员逐渐增多,高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成为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大量文献报道,高频辐射可使生物体多个系统及器官受损,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血红蛋白电泳结果的情况。方法 G6PD缺乏症患者38例的血样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结果 G6PD/6PGD酶活性比值为0.36&#177;0.16。血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