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高校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从而对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第一部分从社会主义和谐高校校园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入手,阐述了和谐高校校园的三层涵义,探讨了和谐高校校园的主要特征。根据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引申出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能力的内涵,界定了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能力的外延,即:把握方向的能力、领导发展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依法治校的能力、保障公平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引领文化的能力。并指出了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能力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对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价了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并着重指出了部分高校领导干部把握办学方向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统筹协调校内外发展要素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能力、保障公平、维护正义的能力、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的能力、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能力与构建和谐校园要求的“六个不相适应”的问题,分析了以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探索了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能力的途径。一是正确处理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十个关系,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即:学校党政领导之间、各类管理部门之间、学校领导干部与师生、各类管理部门与教师、各类管理部门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各类学科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等。二是全面提升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素养,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能力;弘扬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宗旨,提高保障校园公平正义的能力;把握高校办学规律,提高激发创造活力的能力;坚持教育疏导与安全防范相结合,提高维护校园稳定的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提高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能力。三是构筑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能力的保障体系,即:完善选任机制,建设高素质的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强化实践锻炼,提高高校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监督考核,增强高校领导干部提升构建和谐校园能力的自觉性;加强党的建设,为高校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校园能力提供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