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思考——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没有中国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农村的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主要环节。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又是实现农村法治化的关键和核心,没有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意识的支持,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法治化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法治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说来,现状还不尽人意,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本文分三章来论述如何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 在第一章中,对农民法律意识的有关概念、理论加以阐述,特别对农民法律意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给予分析。 在第二章中,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立足于对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考察,从构成农民法律意识的法律知识水平,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对权利和义务的看法以及法律需求四个方面入手,根据实地调查的资料整理概括出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并根据自己的调研描绘出该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的基本面貌,重点分析其原因。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仍以“淡漠”为总体特征。 在第三章中,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农村立法和执法工作、创新农村法律宣传、加强村民自治建设等方面综合分析如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农村法治化发展,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法治化建设提出一定的探索性建议。
其他文献
信息革命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带来的冲击更大。由网络信息传播所造成的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更以及对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