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evit到Ecotect的数据转换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信息模型具备的参数化变更和协同设计的优势可以说使建筑设计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建筑能耗分析软件的出现和发展,又使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从传统的经验估计和手工计算走向三维的能耗模拟时代,两者的结合将开创建筑设计的新纪元。然而当前对建筑模型进行能耗分析需要在能耗软件中重新建模,需要耗费设计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现今的建筑可持续性设计基本只出现在设计后期阶段,没有真正纳入全过程设计体系,没有在可持续性和功能造型两者之间实现动态的平衡。  笔者将论文研究的平台锁定在Revit和Ecotect两个软件上,通过对这一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践的分析,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建立从建筑信息模型Revit到能源分析软件Ecotect的数据转换,实现在设计的全程阶段能够方便有效地使用Ecotect强大的分析功能对Revit建筑方案进行逐步优化,避免在Ecotect中重复建模,提高工作效率。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最终成果都只是从Revit到Ecotect单向的数据转换,虽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两者的互操作,但对于运用Ecotect对Revit模型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已经向前迈了一步,并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论文共有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是背景研究,包括绪论和有关研究平台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和AutodeskEcotect Analysis的介绍。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章节组织。有关研究平台的论述包括它们与其他类似操作平台相比较的优势体现,信息组织方式,输入输出能力等与后续实验部分相关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通过两个阶段的实验操作实现从Revit到Ecotect的数据转换,并运用实例操作的方式总结性的论述数据转换实现过程及注意事项。第一阶段的实验是比较Revit和Ecotect的通用文件格式gbXML和IFC在数据转换过程中携带信息的能力,并得出gbXML在用于信息数据流通时具有绝对优势;第二阶段实验是基于上一阶段的结论,使用gbXML实现信息数据从Revit到Ecotect的无缝流通——这一阶段包含两个尝试性实验,一是试图通过创建具有Ecotect分析所需参数的Revit样板文件,让使用者可以用分析模型使用的材料创建建筑模型,然而实验证明在Revit样板文件中定义建筑组件材料的相关参数,只在分析中起一个描述作用而不能被作为参数信息保存传递;二是通过修改Ecotect材质库及Revit样板文件,建立Revit族包含的建筑构件类型与Ecotect材质的对应关系,然后尝试是否能够通过材质转换列表(mtl文件)实现Revit族到Ecotect材质的映射,从而实现Revit到Ecotect的无缝数据转换。而且最后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的可行性,笔者也据此创建了完全材质转换列表。实验结束之后,笔者通过把实验结论应用于一个更为复杂的实例,总结性论述数据转换实现过程及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作为研究的结论和展望。笔者综合全文最后总结从Revit到Ecotect的数据转换的实现程度和不足,并为以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意见。
其他文献
本论:以具体的南京近现代公园实例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社会文化发展在南京近现代公园中的影响和表现,研究南京近现代公园演化发展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中总结基本
中东铁路始建于十九世纪末,它是沙俄在中国东北部修筑的一条跨国铁路。其干线从满洲里到绥芬河,总长1481.2公里。沿线两侧被俄方占用的土地形成了特定区域,被称为“铁路专用地”
当代城市社区体育馆作为基层群众体育事业的空间载体,是一种相对新兴的产物。伴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的颁布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国兴起了大批各类体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的多样化,许多新型的产业机构就此诞生;随着艺术创意产业、手工制造产业与收藏产业的兴盛,普通的办公空间已无法满足这些机构和人群的需求;许多企
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木构大跨建筑的建造技术。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观下,人文化,生态化的现代木构已成为了现代建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木构大跨作为现代木构的一个重要分支,极大
铁路枢纽对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带动地区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会对城市——特别是铁路枢纽周边地区的空间布局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土地、空间日益成为一种商品或资本,城市生活开始从生产文化向消费文化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遇到瓶颈,而商业空间生命力旺盛。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向来被认为是以创造性的表皮处理而见长的两位当代建筑大师。但表皮无法孤立存在,它与其背后的结构紧密相关。本文首先对西方建筑历史当中的结构与表皮之间的
商业死角在现在的商业建筑中普遍存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产生的机制进行研究,从而在建筑设计中避免商业死角的产生。第一章通过对商业死角空间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商业死角空间的
乡村是人类基本的聚居环境,也是中国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区。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