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乙烯(PE)的应用因其强度较低,耐热性较差受到限制。因此,增强PE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在化学键交联增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填充、共混增强材料,最大限度的提高PE的性能。通过将硅烷接枝PE(行业中简称A料)与催化剂母料(行业中简称B料)的混合物在挤出机等设备中加工成制品,然后置于90℃的水浴中水解交联生成硅烷交联PE。讨论了不同加工工艺条件,包括挤出条件、注塑条件、水煮条件对硅烷交联PE拉伸强度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加工工艺条件;改变配方中A、B料比例对硅烷交联PE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结晶性能、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硅烷交联PE的配方为A:B=60:40(简称B40),B40的拉伸性能达到18.9MPa,比PE原料提高了约40%。通过填充无机填料玻璃纤维、碳酸钙晶须、晶须硅以及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的方法增强低密度聚乙烯(LDPE),讨论了改变增强材料的种类、含量、表面处理的方法对复合(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增强效果较佳的材料及改性方法。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增强效果较好,HDPE略低,晶须效果最差。当加入四抽玻纤,增容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占LDPE的8%w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9.6MPa,比LDPE提高了约50%;通过表面水接触角分析表明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晶须硅的效果优于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DNZ101),且当KH570的用量为1%wt时效果较佳。基于前面的研究,通过填充增强效果较好的玻璃纤维以及与HDPE共混的方法增强硅烷交联聚乙烯B40,在较佳的加工工艺条件下,制备共混PE材料。讨论了玻璃纤维、HDPE含量变化对共混PE材料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结晶性能、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的增强效果优于玻璃纤维,当加入40%wtHDPE时,混合物的拉伸强度达到25.4MPa,比PE原料提高了约85%。随着玻璃纤维和HDPE含量的增多,复合材料的凝胶含量逐渐降低,热变形温度逐渐提高,拉伸强度明显提高,但结晶度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前者的结晶度先增大后降低,后者的结晶度明显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