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命题,对信用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信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相当有限。近年来,学术界对企业、个人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比较多,但对农村信用体系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制约“三农”瓶颈难题难以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其中内含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信用体系模式,对于重塑新型的农村信用关系,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缓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紧张的局面,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价值。本文具体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概括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说明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对信用及信用体系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总结我国农村信用环境的现状,并对这一现状的成因进行了博弈论分析进而提出在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中应该注重的几点要素;第四章:在总结分析国外信用体系构建主要模式及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启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制约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构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模式,并对构建这一模式进行了原因分析,且在提出构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两者间的区别构建了不同的信用体系框架,并做了进一步的说明,着重提出和构建了一套针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指标体系;明确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涉及相关主体的具体职责;第五章:为了完善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着重是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涉及到的各主体的作用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