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还原菌成因碳酸钙在材料表面的结晶机理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海洋水体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这些污染物质通过迁移和转化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大量海洋浮标式水质在线检测仪、海洋高精度监测传感器及现场水质检测仪被布设在海岸线,用来监测海洋环境。然而,长期暴露在海洋环境中的仪器表面会产生一层无机盐结晶。伴随着各种微生物和海洋生物活动,仪器表面会产生垢下生物污损和垢下腐蚀,从而显著地降低了仪器使用性能和寿命。不仅影响获取数据的可靠性,更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我们收集了连云港沿岸货运轮船船底附着的结晶垢,结合XRD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硫酸盐及少量铁氧化物(S1、S2)。目前,关于海洋环境中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海洋材料生物污损也已经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本研究通过对SRB不同组分进行分离,研究了不同组分对碳酸钙及SMP对碳酸钙的表面结晶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不同pH时碳酸钙垢对材料表面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及形成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气体扩散法模拟碳酸钙结晶过程,以硫酸盐还原菌为海洋微生物代表,考察了微生物分泌溶解性有机质(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死细胞(Dead cells)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存在时碳酸钙结晶产物特征和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及同步热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TG-DTA)等矿物分析仪器对获取的结晶产物进行表征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组分促进了碳酸钙由无定形晶相向方解石的转化,而且不同微生物成分对方解石的形貌产生不同影响;微生物成分与钙离子能够发生有效的吸附或螯合作用,使微生物成分附近出现局部过饱和现象,而母液中Ca2+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了单晶方解石的形成。(2)通过监测结晶速率,晶体多晶型和形态变化,我们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分泌的三种浓度(8.95 mg/L,17.90 mg/L,44.76 mg/L)的可溶性微生物产物(DOM)对CaCO3的影响。浓度为8.95 mg/L时,结晶的初期形成了结晶量最多的球霰石和方解石物,但随着晶体成核和生长的进行,混合物中的球霰石在结晶72 h时转化为方解石。这可能是因为与Ca2+的少量SMP络合作用为方解石提供了成核位点,通过颗粒附着的结晶过程促进了结晶质量密度的增加。随着SMP浓度增加至17.90 mg/L,整个实验中获得的球霰石比例更高更且更稳定。相反,浓度的进一步提升(44.76 mg/L)时并没有促进的球霰石的生成,只有长条状的方解石形成。SMP作为DOM的主要成分对CaCO3的表面结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3)最后,研究了pH=7.5和pH=8.5时碳酸钙垢对T2紫铜表面的影响。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SMP的存在促进了堆叠状方解石的形成。pH=8.5时,结垢产物虽然仍以堆叠状形貌为主,但出现了少量球状方解石,这可能是过量的羧酸根促进了SMP对Ca2+的吸附,导致方解石在SMP-Ca附着点停止生长,最终导致不规则球状体生成。同时,大量球霰石的溶解再结晶过程使OH-离子能够穿过碳酸钙垢保护层,与Cu2+形成腐蚀电路,加速了T2紫铜腐蚀过程。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丰富生物矿化理论,更有助于理解微生物对碳酸钙结晶的影响机制。同时,为海洋经济开发领域及海洋监测设备表面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作为海洋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山可对其附近海水流动、生物群落分布、甚至局地气候变化等均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底部平坦的深海地形,海山地形与海流的相互作用会使海流发生一系列的显著改变。海山诱导周围分层海水的典型流动现象有上升流、涡脱落及内波等。深入开展海山对海洋上升流、绕流及内波影响研究,了解上升流、涡脱落及内波的演化机制对于促进海洋生态学、军事海洋学、海洋声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海上交通、海洋生产、海
白炭黑填充的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SBR/BR)橡胶复合材料能同时改善体系的抗湿滑性能及滚动阻力,功能树脂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体系的抗湿滑性能。本文通过研究功能树脂的添加份数、分子结构对白炭黑填充的SSBR/BR体系抗湿滑性能的影响,探究功能树脂的抗湿滑机理,然后对聚双环戊二烯树脂(DCPD树脂)进行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进一步研究改性DCPD树脂对抗湿滑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改性松香树脂用量对S
随机环境中的分枝过程(BPRE)是国内外概率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常,受所处空间各种因素的影响,粒子所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较经典分枝过程而言,随机环境中的分枝过程更能准确刻画粒子的变化规律.本文所研究的随机指标分枝过程(RIBIP)本质上也是BPRE.在分枝过程的研究中,分枝律的均值m的估计是重点内容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估计是Lotk
螺旋轴流式混输泵具有排量大、对砂粒不敏感等优势,在石油工业领域应用较广。然而该类型泵的进口管道常见因砂粒冲击而发生冲蚀磨损,对泵的正常运行及安全生产造成隐患。本文
我国农业生产用水短缺,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阳能喷灌具有绿色无污染、无需外部供电等优点,能达到节能减排和节水灌溉的双重效果。但光伏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的结合
蛋白磷酸酶和蛋白激酶对蛋白质进行的可逆磷酸化催化作用是真核生物中信号转导的主要机制之一。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S
随着近年来广西油茶嫁接苗造林的推进,生产上出现的早期生长慢、树冠难形成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油茶产业的发展。为了筛选出促进接穗生长的优良砧木,本文在分析华南区不
桉树作为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在广西、广东得到飞速发展。人们为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进行大面积的桉树种植,为我国南方地区森林结构以及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隐患
真实世界中多数复杂系统都可以被抽象为网络,而复杂网络以及与其相关的网络科学可以为我们研究这些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多样的研究方法。在真实复杂系统中,社团结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它与网络的功能单元以及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紧密相关,是目前网络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社团挖掘算法来挖掘网络中的社团结构,试图更好地理解复杂系统。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加以及系统中个体之间的交互关
随着人类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机太阳电池由于具有柔性、质量轻、可溶液加工、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三元有机太阳电池由于其活性层各组分之间吸收互补,因此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光,此外制备工艺也很简单,表现出了很大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卟啉因其平面性好,易修饰及吸光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备有机光伏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