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课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电工基础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导致教学低效,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中职教师,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本研究针对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象,设计了“开口的鼓气球”等教学实践活动,力求在课堂中解决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界定、目标、原则、操作程序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中有关电、磁的内容作为研究平台,对如何进行基于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中职生的问题意识,使中职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建构知识,发展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等问题进行实践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已学过电工基础课程中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学生进行访谈。并以安培力、电磁感应现象为教学内容,对本校一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单组、大班教学活动。访谈和教学试验观察到中职生对该教学内容的学习特点有:存在知识量的不足和质的差,掌握概念的水平较低;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上水平较低;思维策略中推理、信息选择水平较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较低。在了解中职生的学习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提出“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六大原则:主体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师生互动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提出“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第一阶段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产生问题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猜测、交流和讨论——确认阶段,第三阶段是收集资料——实验阶段,第四阶段是评价反馈——总结阶段。提出运用该模式教学实施的主要策略:①用访谈法和教学试验法了解中职生的起点水平;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③开展小组协作学习;④采用先行组织者——实物模型的策略;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整合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内容;⑥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实践表明“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原则、操作程序和策略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教学能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生的问题意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课堂中,中职生问题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学生在动脑想、动手做和动口说的过程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得到学生和同行的好评。给有志于改变中职传统教学模式,在中职课堂中采用“问题-互动”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相对于其他证据形式,电子数据证据是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证据形式,其应用于司法实践的时间较短,与之相伴的电子数据取证的历史也比较短。虽然电子数据取
初一新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对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出现畏难、厌学的情绪,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进程中长期
以绿豆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BPCL型微弱发光测量仪测定不同磁场强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绿豆叶片超弱发光和衰减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磁场强度以及不同刺激时间对绿豆叶片超
采用Folin-酚法及凯氏定氮法对不同产地的4种小牛胸腺素制剂进行了多肽的含量测定,用定磷法测定了该制剂中核酸的含量。结果表明,Folin-酚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小牛胸腺多肽含量有较大差异,制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完善,义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未来社会提倡全民做义工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想实现全民做义工就应该抓好高校学生群体。在高校学生中普及义工
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自198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新增开考图书馆学专业。今年上半年考试图书馆学基础和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为了指导考生学习这两门课
<正>近年来,自体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相对于异体输血,自体输血优点突出,不仅可以降低异体输血传播相关疾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缓解血源紧张的
当前,中职学生对于德育课的学习和探索缺乏积极性,学习德育课的动机水平不高,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契机。为了解决任教
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至1919年开始蓬勃兴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湘籍有志之士在这次留学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一个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司汤达笔下的于连,一个是二十世纪中国作家路遥塑造的高加林,同样是踌躇满志的知识青年,经历了相同又不同的奋斗历程,结局都以失败告终。将这二人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