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先生一生笔耕不辍,佳作迭出,他的一系列以“中国”为主题的英语作品受到了西方读者的认可和追捧。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作家,语言学家,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中西文化大使,他一生勤业于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目前关于林语堂作品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渐趋丰硕,但是林语堂自己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传记小说《苏东坡传》(林述于自传《八十回忆录》)却是学术研究的贫瘠角落。作为《苏东坡传》的创作者,林语堂集作家与翻译家,历史的叙述者和评论家以及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于一身,而这多重身份所赋予《苏东坡传》的鲜明的文化翻译特色和文化传播意义却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本文便意在丰硕此领域的研究。本文以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为例,从译介学的视角解读与剖析了林语堂的跨文化翻译和创作技巧(本文将翻译和创作称为译创),从而揭示了林语堂笔下的中国之所以能广受西方读者亲睐的原因。全文从精神文化方面及Nida Eugene的五大文化分类出发,分析了林语堂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内容方面的全面考量和精心择选;通过典型案例,从多个方面探究了林语堂如何在活用“同化”“异化”翻译技巧同时融入“性灵”翻译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中国文化英译风格:既保留了中国的语言及文化特色,又促进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林语堂杰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还将通过分析其精妙的“中西文化之桥”的构建之法而进一步得以彰显,此桥因有中西共有文化为基石而坚固,因连通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天堑鸿沟而畅通无碍,更因添加了建构者幽默智慧的评论而有趣难忘。最终,本文所讨论的林语堂是如何作为一位作家,翻译家成功传播中国文化的秘诀以及其座右铭“两脚跨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真正内涵将予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