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科学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国家提升竞争力的强有力因素。研究与开发作为创新不可忽视的途径,对于推动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本优势成为历史的现实背景下,我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只能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做文章,依托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对高附加值进行收割就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最直接驱动力,企业在科技创新路径上的探索具体表现为研究与开发的过程。研究与开发不能缺少资源的支持,然而与诸发达国家相比,近些年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虽然有所增长但仍然没有达到平均标准。投入资金的数量和来源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问题。国内相关研究集中于融资约束对一般性投资的抑制,而对研发投入这一细分内容并没有太多跟进。据此,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动态研究这种影响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掌握国内外关于企业生命周期、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文献的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与重心。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的特征,并对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其次从理论层面对研发活动的融资体系、融资困境以及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生命周期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设计相应的模型检验融资约束的存在性、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的差异。再次,基于我国的市场环境,选取在沪深两市的1144家上市企业2013至201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广泛出现在我国上市公司当中;融资约束对处于成长期企业比成熟期对研发投入影响更为严重。最后从企业微观经营和政府宏观调控层面提出建议,包括加强企业资本积累提高研发投入潜力、完善服务于研发投入的多元融资市场、完善与研发项目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旨在缓解我国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时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为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