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通过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982例胆总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复发组104例、未复发组402例。将研究纳入的影响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系数建立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预测模型,采用ROC进行效应评价,并绘制相关风险评分列线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通过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982例胆总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复发组104例、未复发组402例。将研究纳入的影响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系数建立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预测模型,采用ROC进行效应评价,并绘制相关风险评分列线图。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相关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首次病程、胆总管直径、胆总管远端狭窄、结石数量、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胆囊状态(有结石未行手术、ERCP术前切除、ERCP术后切除)、高脂血症、胆道手术史、术后引流方式(鼻胆管引流、胆胰管支架)是影响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HR=1.67,2.18,1.66,2.50,1.51,1.97,1.80,1.77,0.48,1.72,2.63,0.93,3.65,95%CI:1.11~2.46,1.14~4.18,1.03~2.66,1.50~4.15,1.03~2.22,1.12~3.46,0.92~3.50,0.95~3.31,0.19~1.23,1.12~2.64,1.65~4.22,0.39~2.20,1.58~8.4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病程<30 d、胆总管远端狭窄、高脂血症、有胆道手术史、术后引流胆胰管支架引流是影响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HR=2.33,2.09,1.68,2.57,3.71,95%CI:1.09~5.00,1.19~3.67,1.06~2.65,1.46~4.52,1.30~10.64,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效能评价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0.703-0.811),最佳截断值为1.41,其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72.9%。结论:首次病程、胆总管远端狭窄、高脂血症、胆道手术史、术后胆道引流是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所建立的Cox回归模型能预测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高危患者。
其他文献
背景:脂肪移植是整形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脂肪组织因具有廉价、易获得、微创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的美容、修复和重建。但是,糖尿病患者脂肪移植物保留率低,可能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氧化应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影响移植后移植物血运重建有关。目的:探究高血糖是否会通过影响脂肪移植物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使移植物血管新生能力受损,进而影响移植物的保留率。方法:本实验采用组间对照,使用雄性健康S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芬太尼在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组)和舒芬太尼+PI3K抑制剂组(SF+LY组)。Sham组仅暴露双侧肾蒂,不做缺血处理。其余各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min后恢复灌注法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F组于缺血前30min股静
研究目的:分析92例未恶变葡萄胎和48例葡萄胎后GTN的临床资料,探讨葡萄胎后GTN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病例选择于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妇科因葡萄胎住院的患者共177例,收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1.对所有收集的177例HM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最终纳入病例140例,根据是否发生恶变分为HM未恶变组(92例)和GTN组(48例)。2.比较
目的:探讨四种腹腔镜肝切除难度评分(DSS-B评分、DSS-ER评分、Hasegawa评分和Halls评分)评估手术难度和预测短期术后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资料为依据,用四种难度评分系统分别对每个患者手术的难度进行评分并分组,比较各评分组间术中临床资料的差异
目的:额叶癫痫是第二常见的局灶性难治性癫痫,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关于额叶癫痫手术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但结果多存在差异性,本研究旨在更好地探究额叶癫痫术后长期发作结局和影响预后的预测因素,以指导评估治疗和给予患者期望参考。资料和方法:本研究通过复习文献对额叶癫痫手术后长期预后和影响因素做全面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并结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经多模态癫痫外科评估体
研究目的:总结本院行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血运重建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救治的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资料。对比分析旁路技术(Hybrid technique,HT)、烟囱技术(Chimney g
目的:分析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侧方单钉棒固定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之间,我组收治的38例胸椎结核病例,清创植骨均从后外侧胸膜外入路进入,而根据病情不同,固定方式分别采用侧方单钉棒固定或后方钉棒系统固定,现回顾性分析此38例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38例病人随访均大于18个月(平均50.8±21.
目的:探讨Braun吻合(Braun anastomosis,BE)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BE分为BE组和非BE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排空延
目的与背景: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脉疾病,常合并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但目前尚缺乏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药物疗效不佳的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与介入手术),但目前并没有对比两种术式确切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冠状动脉心肌桥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然后收集我院2013-2019年冠状动脉心肌桥住院患者数据,以70%和
目的:构建单极电切电凝、钬激光、铥激光三种能量平台致实验兔膀胱段输尿管隐性热损伤动物模型、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时不同能量平台致实验兔膀胱段输尿管隐性热损伤危险区域范围大小;研究膀胱段输尿管隐性热损伤后输尿管的变化情况包括扩张积水变化、病理学变化、有无狭窄的产生。在输尿管隐性热损伤模型上,采用仅切少凝、术中置管、不同能量平台铲状切开三种预防修复方式,观察预防改善输尿管、肾脏积水和晚期输尿管狭窄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