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称名句式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俄汉称名句式。称名句是俄语中的概念,是俄语句法中的一种句子类型,是由名词第一格为核心构成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一类句型,在汉语中大致对应名词性非主谓句。称名句式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在语表形式上,称名句式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核心,可以接受各种形式的扩展;在语里意义上,称名句式表示事物、现象或状态在一定时空中的存在,存在性和描述性是其典型构式意义。称名句式接纳所有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核心的句子,句中排斥动词和谓语。本文研究的称名句式以俄语称名句为代表。俄语称名句具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它作为专门的语言学研究对象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对"称名"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具体到名词性非主谓句,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对称名句式的关注度并不高。已有的称名句式研究,多数成果集中于俄语称名句的类型和界定以及汉语名词性非主谓句的分类和用途等,立足于俄汉对比的研究成果更少,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通常是在存在句的框架内进行对比描写,共性探讨居多,现象描写与解释力不足。本文以现代俄语和汉语中的称名句式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跨语言的角度审视俄语和汉语称名句式的共性和个性。我们广泛查阅了俄罗斯语言学研究者对俄语称名句的有关著述,熟悉了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语言现象的基本观点和倾向,并研读了中国语言学者对汉语名词性非主谓句研究的有关成果,同时研习了大量俄汉对比成果和中外语言理论。在已有论述的基础上,我们试图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贯穿隐线,遵循事实研究与现象解释相结合、单语研究与俄汉对比相联系的研究思路,以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说和"句管控"理论为指导,运用"小三角"的研究方法,对俄汉语称名句式做更为深刻和全面的分析和解释。本研究以1980年苏联科学院《俄语语法》(以下简称80年《语法》)为基础,采纳80年《语法》对于称名句的拓展,认为称名句式是单要素句,其主要特点有三:1、句子核心要素为名词主格形式;2、句中无可变位实义动词;3、句子为肯定句。称名句式在形式和意义匹配的基础上衍生出构式意义。俄语称名句式形式上可以分为典型称名句式和准称名句式两大类,典型称名句式有独词形式和带定形式,准称名句式是典型称名句式的扩展,有时空扩展式、人称扩展式和主体扩展式。汉语称名句式也有独名形式和定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好" +定名形式和状+定名形式。称名句式以存在性和描述性为主要构式特点,具有时间、事件、场景和环境的标注功能和独特的意义倾向性。称名句式作为独立的句法单位,其构式意义必须通过具体语境的激活来实现。我们据此提出称名句式的框架语境,认为称名句式必须要在一定的框架语境中才能获得正确和全面的识解。本文认为,称名句式有两种框架语境识解方式:引发式框架语境和围绕相关式框架语境。引发式框架语境多对应表存在性的称名句式,称名句式引发后续的一系列框架语境因素,而后续的框架语境因素也是称名句式识解的基础。围绕相关式框架语境多对应表描述性的称名句式,称名句式与前后的框架语境因素相关,在前后文框架语境因素的基础上获得识解。框架语境是我们基于框架语义学提出的称名句式的新的识解方式,我们认为,称名句式不能脱离语境来获得完整意义。构式语法认为,构式对词项具有压制作用。句管控理论认为,句法机制对各类各级语法因素具有管控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称名句式的成句管控。称名句式的成句管控和制约一方面体现在称名句式对特殊词项意义的压制作用,任何进入称名句式成句核心的词类都被构式意义压制,即使其不是名词词性也会被规约成带有名词特点的特殊词类,而丧失自身本身的词性意义和功能,如俄语中的形名词和动名词。另一方面体现在称名句式对具体句式的管控作用。传统的称名句只有肯定和陈述形式,而本研究中的称名句式囊括了各种扩展形式和语气类型聚合形式,以名词核心为充必条件,所有进入称名句式的特别句式,即使附加有其他功能,其隐含的称名功能依然存在,因而被规约成称名句式。对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我们分析了称名句式在俄语和汉语中不同的形式、意义和语用识解方式,在此基础上对俄汉语称名句式的特性进行综合对比,归纳出其语表形式、构式意义和语用功能上的共性原则,以及结构扩展、语气类型和词汇准入方面的个性差异,并提出其产生的共同语用认知心理。我们试图通过俄汉语称名句式的跨语言对比,建立起俄汉语称名句式的整体异同图式,从而助益于俄汉语言对比。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称名句式作为语言中不可缺省的一种句子形式,与其他的句子形式一样,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也具有丰富的意义和语用功能,在俄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同的体现。我们的研究以俄语称名句式为主,汉语称名句式为辅,试图建立起这些联系,把语言内部和外部的研究结合起来,对称名句式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延展进行研究,并对称名句式的跨语言特性进行分析,用综合完备的眼光重新审视称名句式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
结合2016年和2017年阜阳市春节除夕期间主要的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7年除夕期间因实施烟花爆竹禁燃PM10、PM2.5、SO2、NO2等污
激励因素的效能研究的方法介绍涂园园,叶阁蔚(江西行政学院工行系,华东师大心理系)1引言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将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我...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LVH)的逆转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病伴LVH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应用卡维地洛片;倍他乐克组内服倍他乐克片.两
综合有关的研究文献,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腔隙性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本文采用客观觉察阈值作为启动刺激呈现时间、以数字(阿拉伯数字)和数词(以中、德两种文字写出的数词)为刺激比较研究了在掩蔽刺激条件下中国与德国被试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
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是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
从近域郊区化到远域郊区化是国内外大都市郊区城市化扩展的重要步骤。以上海大都市郊区化为例,阐述了从近域郊区化向远域郊区化推进的战略意义:辨识了远域郊区化发展的重要标
目的观察联用果糖和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63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肌损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