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法律对土壤的保护及污染治理偏向于经济利益的可持续性,这对于土壤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加剧,如何治理土壤污染,使得大气、水、土壤三大要素维系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壤的使用日趋多元化。我国作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怎样构建中国的特色农业,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稳固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不动摇,保证土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壤的有效保护、土壤污染的有效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土壤作为影响整体生态环境的三大因素之一,在构建和谐生态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依赖土壤进行经济建设时,除了注重经济效益,更应重视土壤污染的防护及治理,确保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科技政策以及土壤污染的定义加以介绍,其次以鄂州市为例,通过收集当地土壤使用数据并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对治理土壤污染的现有科技政策进行分析,指出现有政策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各国政策经验以及国内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对有关于土壤污染的科技政策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国内外与土壤污染治理相关的科技政策,采取实地调研和调查的方法,对鄂州市在治理土壤污染过程中科技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提出新的政策措施,从而使得科技政策的制定更加完善。鄂州市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土地规划不合理、土地使用责权不明确、土壤受到污染后的保护意识薄弱等。只有借鉴国内外先进政策经验,并结合本地土壤特点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政策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指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