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yangji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近思录》版本与传播为中心议题,进行文献学、传播学、学术文化史的研究,重在考察《近思录》整理出版与朱子学研究及其思想传播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际调查《近思录》各种重刻本、注释本、续编本的版本传抄和流存情况,对其繁多复杂的版本及其源流作全面梳理、翔实考订,来比较现存《近思录》主要白文本、主要注本、重要的续编本等系列整理本的异同优劣,阐释《近思录》文献传播与文化学术思想的关系,剖析原因,探究与《近思录》传刻相关联的时代、地域、传播者、阅读者特点,发掘潜藏其后的学术影响和文化意义,探索古代经典文献整理出版与儒学思想传播的互动关系,揭示朱子文献整理出版与朱子学研究发展的内在联系。 论文总体上围绕《近思录》的版本与传播这一论题展开,其中一、二、三章是本论文主体。各章内容均选取特有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自成体系;但是统而言之,各章之间都具有关联性,都是这一论题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在考证的同时也纠正或弥补了某些图书馆在版本鉴定上的不足,对少数书目的著录也做了修正。具体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纲要展开论述、考证: 绪论部分: 概述《近思录》出版与传播的历史状况,简述研究这一古代图书出版现象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回顾《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的学术背景,明确前人研究达到的程度;简介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理念与途径,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近思录》的编纂与传刻: 重在对《近思录》白文本的编纂与传刻进行研究考证,明其源流、优劣。本章分两节论述,首先论述南宋时期《近思录》的编纂缘起、反复修订情况,以新的视角解析文本纲目结构的范本效应、思想内容的价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力争有新的突破;其次厘清自朱熹时代至清末,《近思录》白文本的传抄与刊刻,考证现存《近思录》白文本版本源流,比较现存《近思录》白文本中代表性版本的异同优劣。编撰现存《近思录》宋、元、明、清四代传本知见录。 第二章《近思录》的注释及其版本: 以叶采集解《近思录》、江永集注《近思录》为重点进行版本源流考证,并进行诠释学比较。分四节论述,第一节编辑宋元明清四朝《近思录》注释著作提要;第二、三节对《近思录》代表性注释著作,如叶采集解《近思录》、江永集注《近思录》的版本源流进行考证;第四节对叶采集解《近思录》、周公恕《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等进行诠释学比较研究。 第三章《近思录》的续编及其版本:
其他文献
我们利用经紫外臭氧表面修饰(2Ag(s)+O3(g)→Ag2O(s)+O2(g))的银作为阳极(以降低空穴的注入势垒,增加注入效率),以QAD:Alq作为发光层,以半透明的Al/Ag作为阴极,采用我们提出的有机物掩
1839年摄影术发明,从此人们便没有停止过对摄影本体的探究。从技术角度来讲,摄影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光学及化学过程,因此摄影是一种记录的形式。源自画家暗室的摄影术一经出现就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及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胆囊B超声像改变及肝脏病变轻重与胆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56例CHB及LC患者和同期体检的246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
随着无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智能系统功能日趋强大,微商作为全新的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微商的独特优势带来了无限商机,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在微商火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些行业中出现的格式条款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巨大冲击。所谓的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
在市政与环境工程建设中,城市污水管网所占总投资的比例很大。对污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寻求满足各种技术条件,且能使整个系统的敷设或运营费用最低的设计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
民族思维方式等差异反映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运用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于中西方主客体差异,英语倾向于非人称,而汉语则倾向于人称的表达方式。本文选取《骆驼祥子》葛浩文译文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而儒家思想则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脉。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之一,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通过自己的论辩,确立了儒家在先秦
为确保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结合我国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计算分析了GIS和HGIS变电所的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研究表明,GIS变电所隔离开关开合短线时可能产生高达
诉辩协商制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因其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发挥出的巨大效能及其固有的制度缺陷而成为刑事诉讼领域争议的焦点。即使如此,该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