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 : 63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实力及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影响。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办公、商业等各项活动在城市集中,在城市化发展中用地规模极度扩张的同时,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用地结构严重不合理。这些都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是指工业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部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的过程。城市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发展壮大,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它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比例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农村逐步实现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结构不平衡,城市土地开发基本呈外延平面式扩张趋势,忽视了内涵立体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快于城市人口的增加,且增长速度仍在加快,这就使建成区的土地利用率下降。如何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尽管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性,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快于人口的增加,而且其增长的趋势在加快。(2)城市用地结构与布局不合理。(3)城市用地集约度偏低。(4)城市面积扩张的随意性很大,缺乏必要的约束力,这在城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下尤为严重,城市向郊区持续的“摊大饼”使大量的农田菜地被吞噬。(5)城市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城市存量土地闲置严重。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利用的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所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2)对优化生产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土地资源的效率利用符合城市化的最终目标。(4)城市化是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本论文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从土地利用的相关管理体制角度;另一方面是从土地利用效率的数量化评价方法角度。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第一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从定量评价的角度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组成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第三章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效率问题分析。本部分先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以及城市化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而后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机制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章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制度的比较与借鉴。本部分对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制度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城市土地供给调控模式、土地市场调控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以及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各国的实施办法,从中提出我国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高效利用的政策研究。本部分借鉴国外土地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城市土地供给调控管理问题、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问题、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市场问题、土地收益分配机制问题以及有关税费征收问题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创新点是:(1)建立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组成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和步骤。(2)从土地供给调控体系、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产权与土地市场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等多个方面对发达国家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成功经验进行国际间比较分析,并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3)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现状和效率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从城市土地供给储备问题、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问题、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市场问题、土地收益分配机制问题等几个方面提出一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虽然建立了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但由于时间和数据的获得有限,需要进一步展开深入的实际研究。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该病部分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
提出高校图书馆在中文期刊编目过程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结合本馆工作实际,探讨了中文期刊编目问题的若干对策。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六日上午八时许,芦沟桥周围抗日的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正同日寇进行着浴血的奋战。可是,在我国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闽南地区,却发生
粮食安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性问题。本文以水稻为例,应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将经济学与栽培学结合,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评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和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声越来越高。要使人文精神现实化,教育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使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对学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很难将法与“模糊”这一字眼联系起来,二者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强调法的模糊性必然会招致很多不加思索的非议。人们历来认为法是明确的、肯定的,易于
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主要在农业本身,即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认
[目的]筛选出适合肝癌围术期病人的护理结局及指标的类目。[方法]成立科研小组,以《护理结局分类》第3版为框架,确定备选护理结局及指标,经讨论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经营以产业化形式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尽管全国各地在探索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