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要解决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关键在于在不降低汽油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中的含硫量。传统的加氢脱硫(HDS)虽能有效的脱除大部分含硫化合物,但会造成大的辛烷值损失,并且设备投资高。反应吸附脱硫具有投资低,操作成本低,脱硫率高,对辛烷值影响小的优点,该工艺已成为加氢脱硫工艺的重要补充。本文以尿素为沉淀剂,在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吸附剂Ni/ZnO,并研究了吸附剂对模型化合物及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脱除性能。最后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从分子角度模拟计算了吸附剂对含硫化合物的吸附构型及吸附能。Ni原子是主要的活性中心,因此预还原有利于提高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还原态吸附剂反应吸附脱硫的最佳温度为400℃,最佳压力1.0MPa,液体空速越大对反应越不利,在最优条件下,吸附剂处理初始硫含量为88mg/L汽油时的穿透硫容为378mg/g (穿透点为10mg/L),脱硫过程中辛烷值平均损失在0.4个单位。汽油中的烯烃对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的影响比较大,而芳烃的存在对吸附剂的脱硫性能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实验测定的吸附剂对汽油中主要化合物的吸附热的大小顺序为:2,3-二甲-1-丁烯<噻吩<2-甲基-2-丁烯<甲苯<3-甲基噻吩,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在反应温度下主要存在的反应为含硫化合物和烯烃的加氢反应,而芳烃加氢反应几乎不存在,因此芳烃的存在对吸附剂的脱硫性能影响很小。通过DFT模拟发现,噻吩类含硫化合物主要通过S-Ni键吸附在吸附剂上,而烯烃芳烃主要通过π电子的作用吸附在吸附剂上。含硫化合物首先吸附Ni/ZnO中的Ni原子上,在H2存在的条件下氢解为烯烃,烯烃进入汽油中,而S原子吸附在吸附剂上生成NiS,NiS在H2和ZnO共同作用下可以还原为Ni单质。XRD分析得吸附剂失活的原因主要是Ni和ZnO与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反应生成NiS和ZnS,通过热再生后进行原位还原可以很好的将吸附剂进行再生,再生后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没有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