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逐渐显现并呈逐步扩大的态势,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但差距过大会造成区域发展失衡,最终影响经济的健康成长。在这种大形势下,产业区域转移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行性。其重要性体现在对东、中、西经济地带的影响上:对东部经济地带而言,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市场环境因素使得东部成为吸引国外产业转移的首选,新转入的产业必然与原有的产业争夺资源,导致资源稀缺,成本增加,原有的产业可能不在拥有地区优势,这些产业的转移,不但可以给转入的产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使自身焕发新的活力;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拥有较多资源而没有办法转化成经济效益,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中西部的产业较东部而言,结构不合理、资源闲置,通过招商引资,可以优化升级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也能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在可行性方面,国家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在2012年提出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对区域产业转移提供了指引。本文以经济梯度为切入点,对东中西部经济带进行了重新划分,将31个省市分为了5个经济梯度(高、中高、中、中低、低梯度地区),并进行归类,针对每个梯度内的省份,采用区位商分析各个省份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然后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来对特定地区内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进行排序,决定本地区引进产业和转出产业的次序,根据地区优势产业和比较劣势产业的分析,得出各个地区大力发展的产业和亟待承接的产业。最后按照高梯度地区的低梯度产业配对低梯度地区的高梯度产业的原则进行产业区域转移,同时从宏观、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给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