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的持续发展,伴随着内在结构的变迁。结构的变化不只是农业发展的结果,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钱纳里指出,由于结构不合理,造成可利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是欠发达落后的本质与根源。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种植业所占整体农业的比例不断缩小,畜牧业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等方面。但力度还不够,在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农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新时期,要求黑龙江垦区继续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为垦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良好的保障。本文以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着重把握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而明确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基本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第三章: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介绍了黑龙江垦区的基本情况和农业发展总体概况;探讨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划分剖析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重点研究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剖析这些问题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机制,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第四章: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与设计。首先应用相似系数、产业变动指标和灰色关联度等指标对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战略方向和政策选择。提出,垦区应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压缩具有相对比较劣势的农产品的生产;应把垦区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到畜牧业、加工业及流通服务业等方面;继续按照“扩稻玉、稳麦豆、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优化垦区种植结构,努力保持种植业绝对数量发展的稳定增长,但应降低其占农林牧渔业结构的比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和绿色食品生产,开发土地资源的巨大潜力。第五章: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创新生产经营理念、强化市场引导作用、开辟融资渠道、改革管理体制、完善信息平台、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农业政策潜能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