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hao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涂敷法制备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用多种结构分析和表面分析手段进行晶形、形貌、尺寸、表面粗糙度等结构性能的表征;光电化学研究表明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具有多孔性的I-V特性行为,并测定了它的理想因子、平带电位等参数,为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4,4-二羧酸联吡啶钌络合物对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的敏化作用.研究有互补吸收的4,4-二羧酸联吡啶钌与磺酸吡啶盐取代的方酸菁化合物的协同敏化作用,成功实现了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的光电响应红移和光电性能的改善,为提高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的采光效率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和途径.将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的TiCl<,4>表面改性与用不同取代基的吡啶化合物--单臂甲基紫精和四特丁基吡啶对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的表面修饰有机结合.研究分析了Pt对电解液中I<,3->/I<->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作用和电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机制.用电沉积法制备了Pt/SnO<,2>对电极,指明提高对电极对I<,3->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是提高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综合了染料敏化的协同作用、不同作用的表面修饰的结合和提高对电极催化性能等技术措施,使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池的采光效率达到99%,单色光光电流效率达到85%,实现了8%的光电转换效率.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关于《切实加强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讲话中,把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应遵守的纪律高度概括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
平板凝胶电泳是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的最常用方法。通常需要染色脱色处理,整个操作冗繁复杂,费时费力,不能在线检测。后来出现了毛细管凝胶电泳,其样品消耗量少,分析速度快,检测器大多为光度或荧光检测器。然而对没有光活性的组分,仍然需要染色标记。本文针对生物分子的电泳分离和非标记在线检测,设计了一种简单方便的柱凝胶电泳与耦合电压检测联用的方法,用小离子分子的分离和检测,研究了凝胶电泳无标记在线检测方法的可行
学位
在非水溶剂中,首次运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了α-羟基酮(eg.3-羟基-2-甲基-4-吡喃酮,2-羟基-2,4,6-环瘐三烯酮,3-羟基黄酮)的稀土配合物,其通式为LnL(Ln=La,Sm,Pr,Nd,Yb;L为上述配
优化了以甲本钱(37%)为还原剂,EDTA为配位剂的碱性化学镀铜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添加金属离子、表面点缀、层状复合化学镀、后处理等方法对镀速、镀层耐磨性、结合力和抗氧化能
合成了七(2,6-二-0-戊基)-β-环糊精(DPBCD)、七(2,3,6-三-0-戊基)-β-环糊精(PPBCD)、六(2,6-二-0-戊基)-α-环糊精(DPACD)、六(2,3,6-三-0-戊基)-α-环糊精(PPACD)和七(2,3
“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 ,说这话的人竟是现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宗家祁 !这着实让我吓了一跳。据报道 ,不久前 ,当记者找到这位宗书记 ,让他谈谈兰考县是如何发扬焦裕禄的精神
该文借助TPO-TG、TOP-TG-DTA、IR光谱,NH-TPD和程序升温裂解以及旋转反应系统初步考察了SAPO-34沸石催化剂在MTO过程中的积炭行为和可能存在的积炭物种及其性状.
该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ZSM-12分子筛,初步摸索了β分子筛气相合成法以及MCM-41分子筛的晶化过程,成功地制备了MCM-41分子筛玻璃毛细管柱及其改性柱,然后,利用所研究的
生物有机肥料的发展方向是使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和销售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广泛利用生物有机肥料资源,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营养条件,达到增产目的.为此,该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