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型驳岸设计——以佛山公园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公园水体功能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在生态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文以城市生态学、生态水工学等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分析目前城市水体常用的驳岸形式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对城市水体生态驳岸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生态驳岸的含义、特点、设计原则、分类及结构形式,强调建设生态型驳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生态型驳岸技术应用到实际城市公园水体驳岸工程建设当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生态效应的讨论。 本文以在建的佛山公园为例,探讨在城市公园水体驳岸设计中引入生态保护的理念,建设生态型驳岸的思路。佛山公园位于佛山市城区南部的中心组团新城区内,公园水体驳岸长达15公里。在水体驳岸设计和建设当中,采用土工格网复式生态驳岸做法,并结合水生植物的种植,充分体现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佛山公园水体驳岸同时兼顾景观与水利两方面的功能,设计从景观、生态、安全、可持续性几个角度出发,针对水位高差变化及水体周边陆地标高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积极引入生态理念,打破传统公园水体驳岸做法,改硬质驳岸为生态化的土工格网复式驳岸形式,这在佛山地区乃至广东地区公园中是第一次有益的尝试。 土工格网复式生态驳岸由于采用了石笼护岸的做法,形成可渗透的界面,具有透水的特点,使公园水体与地下水系相连通,能有效缓解内涝,补枯及调节水位。土工格网的高孔隙率及其上生长的植被根系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产卵的场所。同时,其上形成的生物膜能够吸收分解水中有害物质。凹凸不平的网箱表面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化。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驳岸的建设,使水陆植被连成一片,无论是在景观上还是在水陆生态平衡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陆生态系统。 佛山公园水体生态驳岸的建设,使这个以水体为主要题材之一的公园在城市中起到生态核心作用,由于公园中水体与周边城区水体紧密相通,其生态效益必将辐射到周边地块,乃至整个佛山中心组团新城区。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水体生态驳岸建设兼顾人类和自然的共同需求,通过沟通水陆之间的联系与物质交换,建立动态平衡的系统,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利用水热法,在不使用任何模板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水热反应的温度与时间以及调整反应原料的配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形貌的Co3O4和NiO材料,并且探究了Co3O4和NiO材料的形成机理
依据对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填料的生物生长、水流分布、物质迁移及沉淀分离等特点的分析,针对管锥形填料生物床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随机堆积填充的管锥形填料生物床能提高反应器的沉淀面积和沉降截留能力。试验条件下,反应器每立方米填料水平投影面积(即创造的沉淀面积)相当于直径为6.3米沉淀池的面积。与无填料反应器相比,无曝气时管锥形填料生物床沉淀效率可提高1.9倍;曝气时可提高1.3
光阳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组件,直接决定着光子的生成、传输与收集效率,从而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文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水热法(两步法)制备纳米晶态TiO2颗粒,并以此
当前,在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下,我国许多城市都纷纷提出要建设自己的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irict)(CBD)。一时间,我国开始掀起了一股规划和开发CBD的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区域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不仅对灾区居民的人身安全、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震区山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功能也受到重度破坏。地震产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易发点,山体滑坡、土壤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对生态系统威胁巨大。地震破坏区生态系统的总体恢复程度,区域的恢复效果,重点恢复区域的划定是震后生态恢复工作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地震重灾区灾后生态功能恢复效
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s Composites,简称WPC)是一种用木粉(Wood Flour, WF)、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填充热塑性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优点。聚丙烯(Polypropy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