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民航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了中国民航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随着民航旅客量和运输量的不断扩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给民航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也使民航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民航业是高风险行业,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同时针对有些事故突发性强,迅速扩大导致后果严重的特点,民航企业如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是民航业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民航应急管理现状,运用预警管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建立民航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既尽可能在初期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并且又能在后期减少事故的损失后果,从而提高民航的应急管理能力,并推动中国民航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本文研究是以国内外关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及预警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航空公司、民航机场、民航空中管制中心以及相关政府行政部门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推理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等,从中分析总结我国民航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和教训,进而基于目前先进的应急管理理论和民航灾害课题的前期研究,依据民航业的自身特点,完成一套与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并且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该应急管理机制由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评估机制、预警与应急保障机制、紧急处置机制以及善后协调机制五大部分组成,后三个机制有着时间上的前后顺序关系,而运行机制和评估机制则贯穿整个应急管理过程的始终。运行机制为处理整个突发事件提供日常和紧急状态的保障,评估机制则是通过对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性的评估而对整个应急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民航灾害的预警机理与方法研究”的深入和细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深入。民航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促进航空安全体系建设和民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