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与郑齐斗的阳明学思想比较研究——以“良知”和社会政治思想为中心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又名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在儒学界有着很重要的位置。阳明学不仅在中国儒学界影响深刻,对我邻国朝鲜儒学界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阳明学创始人王阳明过世后其思想的在后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在中国以“狂者”为自居的王艮继承和发展了阳明学的思想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把阳明学推向了一个极端。阳明学传到朝鲜后,到郑齐斗的时候才真正的确立。郑齐斗继承并发展了阳明学,并且用他自己的理解的方式对阳明学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  本文将王艮的阳明学思想与郑齐斗的阳明学思想进行比较和评价,从王艮和郑齐斗的生平、时代背景、学术氛围、学术渊源为出发点,分析影响他们思想的各种因素,并用“良知”和社会政治思想为主要线索,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阳明学思想影响深远。郑齐斗则是朝鲜阳明学的奠基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制。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但是国内学者大多是研究阳明学本身,而真正从比较出发得出的研究成果则很少。  第二部分是从阐述王艮和郑齐斗的生平入手,通过对王艮与郑齐斗的人生经历的研究,指明王艮与郑齐斗的阳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之一。首先具体的介绍了王艮的“良知”思想内涵。王艮作为王阳明的学生虽然继承了王阳明的“良知”思想,但由于王艮的人生经历、出身等原因他的“良知”思想与王阳明有着很多的不同。王艮认为“良知”即天理之自然现成、“良知”即百姓日用即道、“良知”即谓圣,即谓凡的思想。郑齐斗阳明学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对良知解释的独特性:良知即是恻隐、良知即是生理、良知为本心全体体段的思想,树立了全新的“良知”思想。最后通过王艮与郑齐斗“良知”思想的比较和总结,得出二人对于“良知”观点上的异同点。在相同点上主要有:本体性的良知相同;良知思想产生的背景相同;良知的范畴相同。不同点上主要有:良知适用的范畴不同;良知的具体内涵不同;良知的体用不同。  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首先介绍了王艮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王艮“理想王国”的社会政治思想。其次介绍了郑齐斗对“礼”学思想的理解、郑齐斗“理想王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最后通过王艮与郑齐斗的社会政治思想比较和总结,得出二人对于社会政治观点上的异同。在相同点上主要有:两人生活的背景相同;两人社会政治思想中对平民的态度有所相同;两人社会政治思想的最终目标相同。不同点上主要有:两人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两人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不同;两人的社会政治思想倾向平民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最后为结语,对文章做出总结。王艮和郑齐斗作为阳明学的继承者,虽然他们都是继承和发展了阳明学思想,由于他们的历史背景,出身,社会发展状况等的不同,对阳明学的理解也不同,更对两人社会政治思想也产生了影响。但两人的思想对两国的儒学发展以及后来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在阿尔都塞的学术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理论反人道主义”立场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而非“意识形态”,以此对葛兰西“人道主义”立场进行批判。所以,在后来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