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产养殖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导致病原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养殖病害日趋严重。目前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化学药物(主要为抗生素),其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为随饵料口服或药浴浸泡,但有50%~90%的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便和残饵进入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本文选择了目前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氟苯尼考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氟苯尼考在海洋环境介质——海水、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环境介质中氟苯尼考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本方法采用224nm作为紫外检测波长,乙腈和水按体积比23:77混合作为流动相;该条件下,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4mg/L。加标回收实验表明,海水样品回收率为99.1%~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2.39%~6.23%;沉积物样品回收率为85.9%~97.9%,相对标准偏差为4.32%~6.50%。2.氟苯尼考在沉积物中降解规律的研究。本部分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氟苯尼考在沉积物环境中的降解,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海洋沉积物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氟苯尼考初始浓度在1~10mg/kg范围内,浓度升高有利于其降解,但当浓度达到25 mg/kg时会使其降解半衰期延长;在10~30℃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其降解,当温度为40℃时,其降解速率减小;灭菌、去除沉积物有机质都不利于氟苯尼考的降解;厌氧条件下氟苯尼考的降解较好氧条件下稍快。3.氟苯尼考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本部分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氟苯尼考在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这两种模式对大部分实验结果都能进行较好的描述;氟苯尼考在去除沉积物有机质前后其吸附系数变化不大(3.3473、3.0867);降低体系中沉积物浓度(即提高水土比)、减小沉积物粒径都有利于氟苯尼考在沉积物上的吸附;氟苯尼考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系数随盐度、pH值、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