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在各行各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但金属铜在潮湿的环境中易于氧化腐蚀,给仪器、装置等带来严重的损失。在金属表面制备防腐薄膜,尤其是单分子层自组装膜(SAMs)是材料领域的一种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超薄膜,它是将具有适当结构的两亲分子在无外力作用下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形成的有序结构的薄膜。对于金属铜表面腐蚀的防护,并满足强度、导电、导热等性能要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发现,影响自组装效果的因素较多,比如,pH、基底性质、介质环境、操作条件等,本文主要研究溶剂条件对烷基硫醇在金属铜表面的自组装成膜及缓蚀性能,依据溶解参数度选取了六种溶剂(乙醇、氯仿、甲苯、异丁醇、环己烷、异辛烷)以十二硫醇为模型分子进行自组装成膜实验,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极化曲线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接触角测试等手段测试评价自组装膜的缓蚀性能,结果发现氯仿溶剂所得自组装膜的缓蚀效果优于乙醇,甲苯优于异丁醇,环己烷优于异辛烷,显示出溶解度参数越接近组装效果越佳的趋势。对效果较好溶剂的自组装条件进行了优化,甲苯的效果最好,乙醇作为无毒,应用广泛,使用性广,因此,选取了甲苯乙醇溶剂来做进一步研究,主要涉及组装浓度、组装时间、组装链长对自组装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时间(5min、10min、20min、40min、60min、80min),不同浓度(1.0mmol/L、2.0mmol/L、4.0mmol/L、6.0mmol/L、8.0mmol/L.10.0mmol/L)及不同链长(癸硫醇、十二硫醇、十四硫醇、十六硫醇)所形成膜对金属铜表面缓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和甲苯溶媒中最佳的组装时间均为1hr,乙醇中的最佳组装浓度为8.0mmol/L,尹苯中的最佳组装浓度为6.0mmol/L,随着组装分子链长的增长,自组装效果趋好。本文中还应用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咪唑啉聚氧乙烯醚、TMN-6)对水介质中金属铜表面十二硫醇的缓蚀性能,得出Triton X-100缓蚀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