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在全球的盛行,各个国家普遍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97年开始收费改革,在这一过程当中,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助学贷款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解决贫困学生上大学费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初次实施这样一项政策,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探索阶段,自然对政策付诸实践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估计不够,因此,助学贷款无论是从放贷主体还是还贷环节都存在一些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不相符的地方,从而导致国家助学贷款一直发展缓慢。一方面,学生贷款违约率很高,贷款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贷款需求与贷款规模之间矛盾突出。在这期间,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以期通过政策调整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尽快完善,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使这项好政策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研究人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助学贷款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实施现状来看,助学贷款的发放规模与需求规模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贷款违约率依然较高,助学贷款发展缓慢,并没有达到基本解决贫困生上大学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在当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追讨困难的情况下,怎样解决贷款违约率偏高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建立社保卡的方式解决大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追踪困难的问题,当学生贷款违约时可以有一种强制手段促使学生归还助学贷款。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作者使用了博弈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当前银行与学生之间,银行不愿提供贷款,学生获得贷款后不能够积极偿还这样一种现象,然后以建立社保卡强制归还程序追讨贷款本金、利息甚至逾期罚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违约成本,从而改变学生与银行之间的博弈均衡,促使国家助学贷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