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刘渡舟诊疗脾胃病经验整理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jw84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脾胃病是常见的疾病。自内经伤寒论时代,脾胃病如腹痛下利霍乱心下痛痞证都在中医历代著作里出现。因为饮食从口而入,饮食不洁和摄入的不当最容易引起脾胃病。本题目为了传承伤寒名家刘渡舟治疗脾胃经验,使更大的群众受益,运用了形式概念分析、图论及偏序理论的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发现的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了刘渡舟老的脾胃病医案,初步建立刘渡舟诊疗脾胃病的专家系统。方法:1.资料的采集和录入:收集刘渡舟诊疗有关脾胃病的病案137份。并录入至"名中医刘渡舟中医诊治脾胃病专家系统",实现诊治资料的规范化存储。病例采集的重点在于保持与突出刘渡舟老诊疗脾胃病的诊疗特点。2.形式背景的建立和优化:在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中,描述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构建对象与属性间的形式背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本文以病历为对象,分别以证型、症状、主方、药物组成为属性,建立了四个形式背景。并基于矩阵描述,按属性覆盖最大原则,对形式背景进行分层优化。3.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生成和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知识发现方法的提出: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偏序理论和图论,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发现方法。4.临床经验研究:基于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知识发现方法,从属性偏序结构图这个可视化表示数据结构图中,提取相应的知识规则集合,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刘渡舟老诊疗脾胃病的证治规律。成果:1.证型特点:病证着重于阳明与太阴经两经,但也涉及其它六经。病情轻的多以单经病变出现,病情较严重就常见两经或多经合病。病变脏腑重点在脾与胃。脾病以虚寒为主,又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失司,造成水湿与水液潴留的病症。脾胃为气血化源之地,脾也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而致一系列气虚的表现。脾寒则影响水谷的腐熟,腹胀腹痛之疾相应而生。胃病以热邪和实邪为主。胃热则火炎向上而且伤津耗液,出现发热口渴汗出血衄的病证。胃家包括大肠,津液耗损,燥屎结聚肠道,腑气不通,也可以出现便秘胃痛等病。若兼湿热,还可以出现属阳黄的黄疸。又肝胆与脾胃的关系密切,木旺乘土,肝胆病变,横逆克土造成脾胃气滞气逆病证,治疗也需肝胆脾胃同治。脾胃与肾是后天先天的关系,相互影响。如脾的阳衰病证常常需要求之肾的元阳方得取效。胃的阴液耗损伤及肾阴,也需要胃肾同调方可疗疾。2.症状特点:证属太阴时,症状体征特点为:饮食欠佳,便溏、疲乏、腹胀、小腹痛、色淡苔白、脉缓。太阴夹湿时症状体征特点为:纳差,不欲饮,苔白腻。太阴夹水饮时症状体征特点为:头晕,下肢水肿,脉弦。证属太阴阳气下陷时,症状体征特点为:下利脱肛,带多,气短,面黄,脉缓无力。肝木乘脾症状体征特点为:泻下急迫,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胸胁胀满,反酸,脉弦。太阴少阴同病则见腹痛喜按,恶寒喜暖,腹泻肠鸣,完谷不化,水肿,脉沉微。证属阳明热病时,症状体征特点为:口渴口臭,多汗,发热,头痛,血衄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洪大。证属阳明腑实时,症状体征特点为:便秘,大便干,腹胀痛不减,脉沉滑有力。证属阳明胃阴不足兼肝气横逆时,症状体征特点为:口干,不能食,胁肋胀满,舌红,苔少,脉弦细。证属阳明少阴不足时,症状体征特点为:齿衄,心烦,口干,喜冷饮,小便黄,舌红,少苔,脉大。3.主方特点:阳明病分为阳明经病和阳明腑实证。阳明经病以胃热及伤津液为主证。热证以伤寒论的白虎汤加减为主,如胃热兼寒湿,在白虎汤上加苍术治之。若津液耗伤严重的,以益胃汤治之。阳明热气阴两伤的,则用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治之。阳明火郁,胃中吵杂虚烦,以栀子豉汤发之。阳明湿热发黄则选用茵陈蒿汤泻热利湿。心下痞证,热证以泻心汤治之。痞证见太阴脾虚者以半夏泻心汤,水气痞以生姜泻心汤等治之。阳明腑实证,燥屎结于肠道,刘老遵伤寒论以承气汤类急下存阴。燥结兼阴伤较重者,则采用温病的增液承气汤,肠热逼迫肺脏兼咳嗽者,则选用宣白承气汤。太阴病太阴脾虚泄泻证选用理中汤,虚寒严重腹痛则用附子粳米汤。脾虚肝气横逆的痛泻用痛泻要方。脾虚水湿不化成水肿有茯苓导水汤,水肿较浅,脾虚气化不及则用实脾饮。脾虚以气虚为主的水肿用防己黄芪汤,脾虚膀胱气化不及见小便不利则选用春泽汤加味治疗。脾虚水湿阻碍清阳上升的眩晕用金匮泽泻汤,水湿凌心支饮留胸用苓桂术甘汤等。脾虚下陷,清阳不升的泄泻脱肛刘老选择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脾虚清阳下陷又兼水湿下注的带下病则用升阳益胃汤。脾虚下陷阴火上炎,则用升阳汤治疗。4.用药规律:阳明胃经热证用药量:石膏为清阳明胃热之主药。运用石膏清胃热的药量一般都是30g.白虎汤里知母配石膏。知母滋肾阴清热,一般刘老用要量为10克。其它佐使药则是一般用量。而滋养胃阴的药,只要胃阴损伤严重,药量也相应的加大,如麦冬玄参等也用至30克。用来治疗痞证湿热证的黄芩黄连,剂量也是常规的10克左右。阳明腑实证的用药量:在通阳明腑实有燥屎或是清阳明湿热,大黄的用量都在5-6克,用量可以说不大。也只有肠道燥屎之热已经影响心神,才把大黄用量加至12克。只要达到泻热存阴之效即可,以免徒伤正气。太阴脾病的用药量:党参白术补气药运用在补脾虚健脾运的时候,一般用量都在9-15克。只有在脾虚水湿重的情况下,可把白术用致30克,重用其益气健脾燥湿之功。在水饮病证中,也重用茯苓泽泻24-30克以渗利水湿。在脾虚下陷,清阳不升的病证里,重用黄芪30克峻补气健脾,而升麻柴胡葛根升提清阳的药都用的极轻,仅2-3克。结论:刘渡舟辨治脾胃病经验为1)遵循伤寒论经旨,以六经辨证为体系,若伤寒论无适合方药可循,刘老并不拘泥于经方,运用时方切合病机一样有疗效。2)高度重视整体观,抓主要病证来辨证论治。3)用方简练,视不同的症变而药量药味也随之加减。4)刘老在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制了许多疗效卓越的方剂,以补伤寒论金匮的缺乏。运用了形式概念分析、图论及偏序理论的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发现的数据挖掘方法,把刘渡舟伤寒名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很系统化的挖掘出来,对于名医专家学术知识与经验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出现远端脏器转移往往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15%-25%的患者在原发肿瘤诊断时即有肝转移,20%-35%的患者肝脏为唯一转移部位。对出现肝转移的大肠
目的观察使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2010年间收治148例直肠内脱垂型便秘患者,将这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每
<正>在肝脏解剖研究进程中出现了众多肝分段方法,一方面说明肝脏解剖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说明研究技术和手段的更新使分段方法更趋科学合理,符合临床解剖学需要。本文对肝脏分
本文根据孔庄矿上行开采的实测资料,探讨了采场上覆岩层裂隙的变化、导水性能的变化以及受下部回采影响的上方巷道位移与变形的规律。为从机理上探讨特殊开采有关问题提供了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治疗作用。方法以2013年9月—2018年9月于该院住院的62例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了解高校在校大学生早餐摄入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行为状况,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3—5月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医药学院分
旋转升降机构能实现360°旋转、机床导轨面上移动及上、下升降运动。此机构在C6163A型车床上应用,能大大减少天车吊装工件的频率及等待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水陆法会"是当今汉传佛教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种寺院佛事活动,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对洛阳白马寺"水陆法会"仪式的研究,可见佛教文化传播与声乐有极大关系。就是说,音
通过全面分析健康、安全与环境(HSE)风险管理体系,论述了其在企业与项目层面实施的方法,分析了世界上几个重大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在总结近年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大型石化工程项目中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痔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度痔脱垂患者均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