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动态增强对肺内单发肿块诊断效能综合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综合评价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动态增强技术诊断肺内单发肿块的诊断效能,重点探讨CT灌注成像诊断肺内单发肿块的信度与效度。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胸外科、呼吸科住院病人中具有肺部单发病灶的156例患者,先进行常规肺部肿块平扫加增强(常规组),然后将病例分为灌注组和动态组,灌注组行常规灌注扫描,动态组行常规动态扫描,最后获取病理诊断105例,其中灌注组57例(恶性39例,良性12例,炎性6例),动态组48例(恶性27例,良性12例,炎性9例)。由两位不知道病理结果的同年资影像学医生分别对三组病例进行独立诊断,诊断结果划分为五等级登记在专用数据采集表中,以不同途径获取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得出两位受试者的诊断效能参数(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并进行一致性分析来评价各种CT扫描方法的稳定性。如果一致性较好,将两位受试者的诊断效能参数合并得出三组数据总的诊断效能参数。同时用x~2检验及优势比(OR值)来定量的说明灌注扫描的诊断效能提高的程度。结果:对两位受试者常规组、灌注组、动态组诊断结果分析显示,灌注组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对比常规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动态组与常规组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显著性,三种方法的kappa值分别为0.829,0.894和0.748。将两位受试者的数据合并后常规组、灌注组诊断肺部单发肿块性病变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阴性拟然比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常规组70.5%、65.4%、66%、2.04/0.45、0.640,灌注组76.9%、83.3%、82%、4.62/0.28、0.840.对比常规平扫增强,灌注组诊断效能有明显提高(x~2值为4.03,P<0.05,OR值为6.29)。结论:CT肺灌注成像技术能准确地反映肿块内部血管特征,诊断肺内单发肿块诊断效能高,稳定性好,是目前诊断肺内单发肿块性质较好的影像学方法,而且经济实用,值得总结经验,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环境突发事件对环境的影响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就基层环境监测站如何环境应急监测准备进行了深入论述,并就当前基层监测站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
2型糖尿病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肝细胞癌发病风险,表明两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共同的信号通路或易感基因。探讨了2型糖尿病影响
随着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电子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大集中的模式逐渐成为了信息化建设以及发展的趋势,大数据正在对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甚至生活方式
为了实现对云台式PGK的反旋翼筒可以在惯性空间下保持静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系统对反旋翼筒控制采用相位环+速度环+电流环三闭环的控制方法,并基于Matlab/Simulink
线束在整车配套中起着信号连接与传输的作用,属于汽车的神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分析研究在配套整车不同阶段暴露出的线束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和线束质量管理标准,应
作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土工材料,传统的混凝土易成型、耐久性好、成本低廉、取材容易,抗压能力强,易与钢筋、型钢等组合制成各种结构构件,在工程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
目的 探讨经兔肝动脉灌注As2 O3对肝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As2 O3经肝动脉插管灌注治疗兔肝脏Vx 2移植瘤 ,连续 7d ,观察肿瘤平均质量、平均瘤重抑制率、肿
【正】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现存之汉人小说,盖无一眞出于汉人,晋以来,文人方士,皆有伪作,至宋明尚不绝。”这个结论是有一定根据的。如《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小学低段的学生思维往往侧重于形象思维,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形象思维开始朝抽象思维过渡。学生初步接触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如何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生成及发
要想学好数学,理解是展开数学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一步,是每个学生必须养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老师既要掌握课本上静态的知识,又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