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免疫抑制剂Sanglifehrin A生物合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anglifehrinA(SFA)是由淡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 A92-308110产生的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包含了一个22元大环内酯和一个罕见的6,6螺环单元。在生物学上SFA表现出强烈的免疫抑制活性,作用机制不同于现有任何的免疫抑制剂。通过对SFA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利用代谢工程和生物化学方法获取更多的衍生物、阐明独特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将为新药的开发以及发展新型酶促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以及E. coli S17-1和S. flaveolus之间的接合转移建立了有效的遗传转移系统;采用SuperCosI为载体构建了高质量基因组文库,效价达25,000 cfu/μg DNA。   影响SFA发酵产量的一些因素得到了优化,使SFA的产量相对于文献报道提高了20多倍(文献为100μg/L,我们的产量为2mg/L),基本满足代谢工程研究的要求。   根据非核糖体聚肽合成酶(NRPS)和聚酮合成酶(PKS)保守区域设计了简并引物;以S.flaveolus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克隆得到11个NRPS和7个PKS基因片段。利用这些片段作为探针进行基因文库筛选,克隆到了6处约50~210 kb的连续DNA区域,通过PCR实验、端基DNA顺序分析以及基因中断结果排除了与SFA生物合成相关。   利用上述NRPS和PKS引物,对文库中随机挑选的1000个黏粒进行PCR筛选,最终得到2组可能同时含有NRPS和PKS基因的黏粒。基因中断实验否定了这些基因与SFA生物合成相关。   根据巴豆酰辅酶A还原酶(CCR)保守区域设计了2组简并引物;对S.flaveolus基因组DNA PCR克隆得到了3组CCR基因。通过文库筛选和PKS引物PCR实验证实一组黏粒和PKS基因连锁,通过3轮的染色体步移克隆到了150 kb连续的DNA区域,基因置换证实与SFA生物合成相关。   通过测序共获得118,372 bp连续DNA序列,共包含44个开放阅读框架(ORF);推测有17个ORF与SFA生物合成相关,其中包含了1个NRPS基因,7个PKS基因,2个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确定了PKS基因中的酮基合成酶(KS)、酰基转移酶(AT)、酮基还原酶(KR)、脱氢酶(DH)、烯醇还原酶(ER)及酰基载体蛋白(ACP)结构域;分析了AT,KR的底物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确定了NRPS基因中的缩合蛋白(C)、腺苷化(A)及肽酰基载体蛋白功能域(PCP);分析确定了NRPS中的3个A功能域的底物选择性依次为缬氨酸,间羟基苯丙氨酸和哒嗪酸。对哒嗪酸结构、起始缩合单元和特殊的聚酮链延伸单元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推测。基于SFA基因簇中各基因或结构域功能分析以及相互关系提出了SFA生物合成的分子模型。   构建了6组基因置换质粒(对应于失活orf1,2,18,19~21,23,25)用于SFA生物合成基因簇边界确定,目前接合转移正在进行中。构建了10组基因置换质粒(对应于失活orfA6,A7,C1,C2,C3,C4,C5,E1,F1,G1),其中7组相应的突变株已经完成了发酵和检测。   利用异源宿主E. coli BL21(DE3)表达纯化了NRPS的各个包含A的功能域和模块(A,A-PCR,C-A-PCP);纯化了可能参与起始缩合单元合成的E1(推测为天冬酰胺合成酶),以及可能参与哒嗪酸生物合成的C2(推测为鸟氨酸N-5氧化酶),C3(推测为锌离子结合蛋白),C4(推测为短链脂酰脱氢酶)。目前体外功能验证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条新的克隆策略,成功地克隆了SFA生物合成基因簇。根据序列分析和体内、体外的功能研究结果,我们推测了SFA崭新的PKS/NRPS单元的生物合成机制,同时发现了一些新颖的酶。本研究工作不仅对聚酮聚肽杂合的复杂天然产物作出了一个新的研究,也为代谢工程获取大量SFA衍生物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记录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反复学习,通过记录日记的方法,重复认识课程知识点,反复学习认识,最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在日记中发现课堂中没有及时处理的问题,求证他人或者书籍,最终解决问题。课堂内容的及时记忆学习能够有效强化学习质量,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最关键的是,学生基于每日课堂知识的回顾,观察数学问题、收集数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
聚氯乙烯(PVC)树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塑性塑料,但其热稳定性很差,必须加入一定数量的热稳定剂以提高其热稳定性。目前使用的热稳定剂仍是以含重金属品种为主,它们会给人类健康
齐聚噻吩作为一种功能性有机材料,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以及环境稳定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为了研究和开发齐聚噻吩的新性能,开拓其在更广阔应用领域的使用价值,本论文设计
随着石油资源的匮乏,甲醇制芳烃(MTA)技术逐渐成为一条非石油路线生产芳烃的重要途径。在甲醇芳构化等芳烃生产过程中不仅会得到高附加值的二甲苯,还会生成大量的甲苯与三甲苯;
由于高效毛细管电泳实用、高效、灵敏、快速以及低损耗,因此被广泛用于分析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分析和生物医学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领域引起了
[教学目标]rn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爱的伟大.rn2.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表达顺序,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故事的主
期刊
本文对聚乳酸的合成及高岭石/聚乳酸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进行了研究。文章探讨了抽水量、反应时间、PH值对插层效果的影响,对乳酸分子在高岭石层间排列方式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高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是细菌体内最主要的信号转导系统,由于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尚未发现它的存在,因此是近年来研发抗生素的热门药物靶标。反应调节蛋白是双组分信号转导系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含氟推—拉烯烃的化学转化和含氟分子的弱相互作用研究。   第一部分工作系统研究了含氟推—拉烯烃4-乙氧基-1,1,1-三氟-3-丁烯-2-酮CF3COCH=CHO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