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室对湖泊内源释放降低效果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近年来太湖水体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而引发的藻类水华灾害已对当地的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湖泊水体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和藻类水华机理的相关文献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了藻类水华的发生和湖泊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湖泊富营养化和湖泊内源释放之间的关系,以及湖泊内源释放和湖泊水动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关系的分析与研究,同时借鉴阻沙工程中直立式沙障防治风沙的原理和海岸工程中防波堤的作用原理,提出了一种降低湖泊内源释放的新方法,即通过在湖底使用土工格室来降低大风浪来临时的湖水底层流速,消减水流的能量,进而减弱湖泊底泥的再悬浮程度,达到降低湖泊内源释放的目的。本次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设想进行了验证与研究,初步探讨了该土工格室不同设计形式和布置方式对湖水底层水流流动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流域中有土工格室存在时,流域底层土工格室后方的水流流速会出现明显的降低现象。对土工格室设计形式的研究发现,在流速不变的条件下,流速会随着土工格室的高度增加而降低,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弱最后趋于平缓。土工格室中间部位大约占总长度40%的区域对流域底层流速降低效果最为明显,是降低流速的显著区域。对土工格室布置方式的研究发现,湖底水流流速每次经过土工格室的阻挡后都会降低,当流速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工格室的阻挡对流速的降低效果将变得不明显,相邻土工格室之间的间距变化只对土工格室附近流域的流速变化有影响,对距离土工格室较远的区域影响甚微。土工格室的不同排列方式对流速的影响效果也是不同的,当土工格室采用交错排列的方式布置时,更能达到大范围降低土工格室后方一定区域内流速的目的。  本文对通过将士工格室铺设于湖底,利用土工格室对水流的阻挡作用,来减小湖水底层流速,进而降低当大风浪来临时的湖泊内源释放程度这一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这一领域深入研究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在充分分析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工业厂房震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用于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工业厂房震害预测的新方法。一种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BP神经网络方法。在
在工程建设中,地基的承载和变形特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和桥梁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是确定地基的承载和变形特性的前提和关键。相比于传统
该论文采用矩方程迭代法,直接从结构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荷载的协方差矩阵出发,推导出结构响应均值和方差的递推式,可以迭代求解.这种计算方法被称为"结构随机振动响应的
新旧混凝土箱梁桥拼宽结构是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近些年来在国内已经有了很多工程实例,但该类结构的部分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梁端横向偏位的病害现象。本
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涌现了一批特大跨桥梁。在特大跨桥梁的设计方案中,悬索桥以其受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大、轻型美观,成为了跨越大江大河的首选桥型。桥梁工程在交
土钉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目前虽应用较多,但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论文在介绍土钉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各法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
该文建立和运用了三种方法用以预测公路软基路堤的沉降及其荷载时间规律.第一,该文以传统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层状地基条件下,地基一维沉降计算的等效参数方法:第
以大宽厚比变截面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轻型门式刚架正在广泛被子用于中国的工业和民用建筑.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属地震影响区,但是目前尚无对大宽厚比变截面构件抗震性能的研
网格生成是有限元分析和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广泛阅读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该文第一章详细地介绍、分析和总结了当前主要的网格生成方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
该文总结了深基坑支护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的问题,支护结构设计理论及方法的问题等,并对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