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银发网红的形象建构和社会参与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移动社交、娱乐方式,“嵌入”日常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媒介实践行为。以独具个性的身体特质为表征,银发网红的媒介实践是被赋权后进行的“身体功夫”,表现为自我操控形成新的身份表达,这与大众媒介时代被卷入建构的单一、二元对立的老年人形象,尤其是“负面行为者”的刻板印象有所不同。本文关注的焦点在于,在集娱乐与社交为一体的抖音短视频平台上,银发网红如何进行形象建构,进而完成情感调试和社会参与。具体而言,本文旨在以银发网红作为银发人群的镜像,探讨其在抖音短视频实践过程中如何利用技术、诉诸情感,形成新的银发形象,从而作用于他们的社会交往。文章认为,引发老年人身心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脱离生产活动后造成的活动丧失和角色转变,从而产生不适感、孤独感,疏离社会。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获取新的角色和活动,继续社会化。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建构了银发人群社会化的新场景。换句话说,抖音满足了他们社交和娱乐的双向需求,使得个体对社会生活的空间改造和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成为可能,进一步拓展了个体社会参与的维度。银发网红短视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不仅记录着日常生活中的所想所为,也承载着代际之间的互动往来。具体而言,银发人群与年轻一代合作共谋,将具有丰富生命体验的银发日常生活自然地展现,并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一方面,短视频银发人群形象的呈现,不再是单一的大众媒介建构,而是在技术型塑下,银发人群主动“配合”年轻人,分享自我、重塑形象的过程。与此同时,银发人群注重与年轻网友之间的互动交往,在评论、点赞、转发的过程中与社会现实、代际群体发生关联,从而产生关系联结。一言概之,银发网红短视频实践背后,实则是银发人群以短视频为中介,进行代际互动、情感调试、社会参与的一种方式。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主要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获得网络信息,网络新媒体渠道逐渐取代传统信息传播介质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舆论环境更加自由,而公安机关处于社会矛盾的第一线,很容易成为现代舆论的焦点,而且从目前网络时代的舆情传播与发展现状来看,滞后的预警研判机制和单一的舆情引导手段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如果涉警负面信息得不到及时处理,任由其无休止、无节制的蔓延,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涉警舆情危机。所以,公
本文尝试理解:在急剧转型的快速城镇化社会环境中,一个乡村家庭推进自身城镇化的微观过程是怎样的?我国宏观的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先后相继,彼此纠缠的两个阶段:人口巨量快速而不彻底的乡城迁移阶段和流动人口永久性迁移的市民化阶段。城乡壁垒曾经壁垒森严,却并没有阻挡住农民不断的努力。国家政策和制度在不断调整,但不可能及时完全回应现实的需要。从人口学、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到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各学科在持续的研
B(C6F5)3已经被研究和发展了几十年,通常,B(C6F5)3在反应中作为Lewis酸,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在化学反应中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性质。最近,B(C6F5)3催化的脱氢反应被报道,然而,该反应中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我们希望能够以更温和的条件实现氧化反应。TEMPO作为一种稳定的自由基物种,在有机化学中常常作为一种自由基捕获剂,用于捕捉反应的中间体,此外,TEMPO也可以用于各种氧
本文是一篇深度报道,通过采访六位因减肥患上进食障碍的女性,着眼于剖析社会审美、自我认知与减肥决策之间的关联,在梳理身体审美变迁的基础上,结合消费社会中的权利规训,探讨当代“病态”审美的形成及减肥话语的构建。当下,兴起于T台的骨感身材被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她们不惜节食,甚至断食,在创造出体重新低的同时,吃饭这个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变得困难重重。调查发现,国内大学生中20%~58.3%曾出现暴食行为,而极
监察体制改革已来,纪检监察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当前国际形势、国内环境正不断发生变化,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考验不断增加,这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当前,纪检监察干部肩负重担,是正风肃纪和反腐败的主力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素质和能力建设,直接影响国家全面从严治党的成败。基层纪检监察队伍是纪检监察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需要直接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是纪检监察战斗的先头部队。
古希腊以降,对“摹仿”及与之相关的论述成为各大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关各种对于摹仿意涵的界定及赞誉诋毁更是不胜枚举,但无论怎样,“摹仿”一词都应该承担因为这一名词所带来的误解及其各种相应的说法变体所引来的混乱的责任。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学理论中虽然也有对摹仿说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对摹仿问题的整个历史序列并把其置放于历史的场域中进行讨论的研究还很不足,较多的是对其中的
中国传统社会基于“关系本位”形成了特殊信任,现代化带来的频繁流动降低了人们对关系的依存度,居民的人际信任可能发生变化。社会流动一方面减弱了人们对原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扩展了社会交往的时空情境,这会对人际信任产生哪些具体影响呢?研究利用CGSS2015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得到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作为测量人际信任水平的因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职业、教育、户籍三个不同维度的社会流动
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和网络自媒体上陆续出现殡葬人的身影,一些视频拍客也产出不少以消除外界偏见为目的的介绍殡葬行业的视频短片。通过报道可发现一些本可求取高社会声望职业的年轻人,出于各种理由进入让世人讳莫如深的殡葬业。本文以中国南部兰市殡仪馆的殡葬工人为观察对象,使用“肮脏工作”理论分析殡葬工人遭受社会污名的过程与动因,以及他们对抗污名化、建构集体认同和加强内部团结的行动策略。方法上,本文采用了田野调
目前我国教育水平正处于改革发展与提高的关键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愈发重视。倡导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重点战略,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与完善,要求小学培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于是非正式学习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成为儿童知识获取的重要方式,为儿童设计非正式学习空间成为小学环境更新的关键契机,所以急
信仰文化发展研究中,相对于传播而言,传承是一个基本而核心的概念。只有厘清传承问题,才能从一个相对内在的视角,对特定信仰文化的发展(1)进行考释。信仰文化传承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和要素;该体系内诸要素的交互作用和动态平衡促成信仰文化的有序传续和发展。藏传佛教作为佛教三大支系之一,有着鲜明而又独特的宗教文化生境和传承体系。五台山藏传佛教作为藏传佛教本土外发展的一个“飞地”,是蒙藏文化与中原内地文化的一个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