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80年代京味小说日常生活化审美倾向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味小说”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1982年前后。在此之前,文学史中也呈现出众多带有“京味”的创作,30年代老舍的大部分创作都呈现出鲜明的北京特色,被视为“京味”在现代文学时期的高峰,老舍也因此被认为是这一时期京味小说的集大成者;80年代的京味小说创作逐渐形成群聚式效应并得到了更多重视,并90年代京味小说的多元化呈现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对象为“80年代京味小说”,其中涉及到的作品大部分为中短篇,长篇创作虽数量不多,但也有涉猎;比较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创作包括邓友梅的《那五》、《烟壶》,陈建功的《找乐》、《轱辘把胡同9号》,汪曾祺的《安乐居》、《云致秋行状》,韩少华的《红点颏儿》、《少管家前传》,刘绍棠的《花街》、《青藤巷插曲》,苏叔阳的《傻二舅》、《我是一个零》,刘进元的《白毛》、《没有风浪的护城河》等等,长篇创作则以刘心武的《钟鼓楼》、《风过耳》,陈建功、赵大年合著的《皇城根》为代表,并侧重对这一时期京味小说创作中日常生活化的审美倾向进行发掘。绪论部分对京味、京味小说等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了京味概念的发展历程和京味小说的研究现状,阐明选题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正文主要由以下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文化母体的角度探讨80年代京味小说的审美生成语境。京味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的集聚性产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地缘环境上来看,古老的皇城气韵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北京”共同造就了京味小说在80年代的产生;从文化环境来看,这一时期作家本土文化立场的逐步确立以及广大读者群体审美逻辑上的转变推动了文本对于“京味”日常化语境的不懈探索;从文学场域来看,80年代文学审美语境中对于僵化文学教条的纠偏以及文学整体上的“向内转”使得京味小说的写作与同时期的“文化小说热”合辙,共同推动京味小说在80年代加入告别革命思潮的洪流,通过回归传统和走向日常形成群聚式的书写效应,也成就京味书写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第二章从主体认同的角度分析作家对于“京味”的审美选择。80年代京味代表作家主要包括邓友梅、刘心武、陈建功等人,他们在进行文化身份建构的过程中面临着自我认同方面的焦虑,他们拥有着北京文化塑造者与被塑造者的双重审美身份,在创作中面临着审美理性与审美情感上的冲突,在文化批判与文化眷恋中来回摆动。在创作的审美选择上,作家们选取社会文化的视角,在创作中保持对民间的关怀,坚持非功利的品格。这一时期的作家们在心态上相对平和,在创作中走入书斋走向日常,以怀旧避世的手法表达他们对于告别革命思潮的回应,以冲淡平和的自足心态拥抱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作家们在80年代对于京味的主观选择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流派意识和群聚式的效应,创作中呈现出的日常生活化的审美倾向也使得他们文本中的京味特征更加鲜明。第三章从具体的文本实践出发分析80年代京味小说生活化与日常化的审美建构。在文本的审美表达上,作家们注重对于北京市民市井生活的日常化呈现,其中包括对北京市民的市井人生、京味特色物象以及民俗风情的描摹;在审美空间建构方面,作家们在创作中共同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北京“社会生态群落”模式,其中包括对四合院、故都旧景、胡同等京味原生物境的打造;在作品呈现的审美风格上,京味小说从总体上呈现出“化俗为雅”的艺术特色,具体呈现形式包括对说书人角色和隐者姿态、知识型创作笔法以及老北京特色语言的选取。作家们通过对审美表达的探索、审美空间的建构以及创作中审美风格的呈现完成了京味文本审美面向日常生活化的整体转向,为80年代的审美语境中开辟出全新的可能。第四章探究京味小说日常生活化审美背后的精神指向,发掘创作中渗透出的故都情怀与东方哲学。80年代的京味小说中传达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致与知足常乐:一方面,“闲情”与“逸致”的生活体验中传达出一种睿智旷达的故都情怀,文本中日常生活化的审美倾向中展现出北京市民的市井文化精神与淡雅的暮歌情调;另一方面,“知足”与“常乐”的市民性格中渗透出一种顺应时事变迁的东方哲学,文本中展现出北京市民的庸常人格与中庸思想。这一时期京味小说写作把握住了时代的机会,通过对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描写,发掘文本精神指向中的东方传统与帝都特色,也进一步为文本日常生活化的审美倾向提供精神文化层面的指引。第五章梳理京味小说的审美价值与局限,对80年代京味小说及其审美发展进行文化反思。80年代京味小说创作作为京味代际过渡中的第二代,在京味审美的传承过程中上承30年代以老舍为代表的“京味儿”写作,下启90年代以来在多元维度盛放的“新京味”写作,并在创作过程中彰显出对于知识分子自我个人化立场的选取和对于日常生活化创作内容和审美倾向的把握。从本土审美理论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第二代京味小说顺应了80年代从启蒙话语主导到日常话语主导的审美语境的转变,文本整体上呈现出日常生活化的审美倾向,这是基于时代、社会、个人等多个层面共同的话语选择;这一时期的京味小说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以回溯的方式启示当下,并和众多立足于当下的文学创作共同推动了80年代审美理论在文学领域的日常化转向。80年代京味小说中日常生活化的审美倾向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表现为对于当下时代背景的疏离与新式文化因子的匮乏。这一时期的京味作家们创作视野的相对狭隘,对传统性内容的盛赞压制了批判性思维的审视;在对近距离生活进行描述的过程中,缺少现代性的视野,导致“审美”价值的泛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以喀左县皮影艺人为研究对象,将皮影艺人的生存状态作为切入点,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梳理皮影艺人的生存状态的变迁,在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皮影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在皮影戏的可持续发展中,皮影艺人的“可持续”生存发展尤为重要。第一章梳理了传统社会中的喀左皮影艺人的生存状态。皮影对艺人来说,不仅是世俗中神圣的情感寄托,更是养家糊口的职业,技艺精湛的艺人是能够以影养家的。跑江湖的戏班子有
学位
扬州是我国唐代历史上重要的商业都会,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在整个唐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代诗人以扬州为主题,书写了众多类型丰富的名篇佳作。本文以扬州咏史怀古诗歌为聚焦,通过分析整个有唐一代相关诗歌,探讨其发展特点及背后形成的原因;同时对诗歌进行爬梳、整理和归纳,力图探究唐代扬州咏史怀古诗诗人的创作心态以及其诗歌所蕴含的审美特质;最后对扬州咏史怀古诗歌的价值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试图对其在诗歌发展
学位
汪东是民国时期的重要词人,毕生致力于诗词写作,其词学研究领域之成绩亦不容忽视。其《词学通论》较早建构了现代词学理论体系,代表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词学研究水平,为后学指示了研究路径。此外,一些序跋、评点文字也包含了独特的词学观念,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当前学界对于汪东的词作已有一定研究,但对其词学思想却鲜有系统梳理。本文介绍了汪东的生平与交游情况,分析了填词与从教经历对其词学思想形成与传播的促进作用
学位
作为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宋仁宗在官修史书中的形象多是正面的、光辉的。而不同时代的文士,基于各自的政治意图不同,在以笔记为媒介的历史叙述中,对宋仁宗的评价,有褒有贬。这就形成了一种“叙述的矛盾”。进入白话小说,以及戏曲、说唱等通俗文学文本中,宋仁宗更是呈现出或圆或扁、或明或暗、或正或反的各色形象。这既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集团对该形象的差异化认知,也与特定文体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成规有密切关系,值得进行
学位
权德舆作为中唐文学盟主,创作颇丰,诗文兼善。长期以来,学者将其视为古文运动先驱,主要关注他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对于其骈文研究较少。然而权德舆的骈文体类众多,形式独特,反映了中唐时期骈文的发展和新变,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唐前期,文学复古思潮兴起,骈文地位一时衰落,作为文坛领袖的权德舆在大力倡导散文创作的同时又能肯定形式对于文章的重要性,同时对风格绮艳、繁缛的骈体文进行革新,形成朴素简洁、平易畅达的新式骈
学位
朗读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文本的魅力,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固有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找准朗读教学的原点、妙点、趣点、拓展点和成长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学习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期刊
巴金和张炜都致力于“青年出走”的书写,巴金的《家》、《冯文淑》等小说讲述了革命青年离家出走、投身革命的过程,张炜的《家族》、《柏慧》等小说则从子辈的视角重新审视父辈的经历,并讲述了新一代青年的出走,二者存在精神血缘上的承继与变迁关系。巴金笔下的“青年出走”与中国的社会变革、民族解放进程联系密切,青年自觉与封建家庭决裂,以个体的“小我”融入社会的“大我”,在革命历练中获得成长;而在张炜笔下,这种集体
学位
在西南联大文学中,旧体诗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当可观,但是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陈寅恪、吴宓、朱自清、魏建功、浦江清、萧涤非等教授在西南联大时期创作的旧体诗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独树一帜的价值,它是西南联大弦歌不辍的历史事实的见证,是一代知识分子抗战年月心路历程的再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也是中西方文明与思想观念在二十世纪中国碰撞融合的产物。总而言之,西南联大旧体
学位
本文以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男狐”形象为主体研究对象,采取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角度,以文献学方法、叙事学方法为重要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和比较法为中心,同时借鉴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考察与分析。探寻“男狐”形象形成的内、外动因,探究“男狐”形象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以及该形象群背后的文化意蕴。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交代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
学位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创作与史传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历史人物也成为了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一部分的史传文学中带有浓厚的谶纬色彩以及神秘性的虚构元素,例如出生时的天降异象、成长过程中离奇的特殊经历,以及死后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尸解升仙,这些都是史传文学中虚构书写的体现。究其原因,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史学家深受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在编纂史书的过程中强调“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的关系,也就是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