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帮助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重建合理的睡眠态度和信念,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为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第一部分调查性研究。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对南宁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信念与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干预性研究。从调查性研究的对象中筛选80名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社区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持续干预8周。干预前、干预4周及干预8周分别记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得分、血压值并进行比较,评价干预效果。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现状:PSQI>7分的患者占比52.66%,共158例。睡眠障碍组(PSQI>7)的DBAS总分及其四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锻炼频率。睡眠信念与态度是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QI评分与DBAS总分、对失眠的担心绝望、对睡眠不现实期望维度之间存在强负相关关系(P<0.05)。3.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两组间干预8周时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在日间功能维度得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组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明显(P<0.05),干预组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4.DBA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干预8周时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8周时各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提高(P<0.05),干预组的升高趋势较对照组明显。5.血压值: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干预8周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6.PSQI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2.63%,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其睡眠质量受到睡眠信念与态度、性别、年龄、锻炼频率的影响,睡眠质量与睡眠信念与态度存在强负相关性。2.在社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信念与态度,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血压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社区常规护理,值得在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