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对房颤早期的细胞和分子电生理改变机制并不清楚;对快速激动诱发的心房电重构有决定作用的细胞内钙超载,目前大多数证据都是间接的,直接证实快速起搏对细胞游离钙影响的实验有待进一步完成。本课题利用家兔建立快速心房起搏(rapid atrial pacing,RAP)模型,观察快速心房起搏对心房肌电生生理理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寻找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的直接证据,了解L-型钙通道介导的钙超载参与心房电重构的可能机制;从快速高频电刺激家兔右心耳导致家兔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两方面对AF发生和维持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对成年家兔行开胸术,剪开心包,在右心耳外膜缝合固定双极电极,建立RAP模型,按照快速心房起搏的时间及用药随机分组:对照组(C),氯化钙组(Ca),维拉帕米组(V);探讨维拉帕米及高钙对快速心房起搏致心房电生理重构的作用。对所得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RAP前C组AEEP150、AEEP200、AEEP250ms分别为(120.00±11.10),(128.13±12.80),(132.5±12.82)ms,起搏后0.5h分别为(110.63±11.116),(113.13±11.63),(115.00±10.69)ms,缩短9.37ms(7.8%)、15ms(11.71%)、17.15ms(13.21%),差异有显著性(P=0.000)。停止起搏后10min,AERP即恢复至起搏前的96%。A和V组快速心房起搏后AERP的缩短不明显。C组于快速心房起搏后0.75h就有ERP-RA降低(0.125 vs0.044,P=0.001,停止起搏后10min ERP-RA恢复正常;Ca组AEEP150ms、AEEP200ms、AEEP250ms分别缩短11.37ms(9.8%)、17.12ms(13.71%)、19.15ms(15.22%);而V组起搏前后ERP-RA差异无显著性。对RAP后心房组织进行病理学形态分析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1)HE染色见:RAP后C组横纹不清楚,个别胞浆空泡化,散在炎细胞浸润。Ca组有同样改变,但更严重。(2)超微结构观察结果:RAP后C组可见收缩带出现,肌纤维排列欠整齐,部分心房肌组织间质水肿,肌纤维排列稍紊乱,线粒体肿胀,核膜断裂,凹陷;可见线粒体肿胀,变形,嵴排列紊乱,肌丝溶解和糖原聚集;(3)Ca组可见线粒体明显变形,部分嵴膜破裂,大量空泡形成和糖原颗粒聚集更加明显,肌丝溶解融合。(4)V组超微结构改变较轻。结论:1.利用家兔建立快速心房起搏模型,能模拟房颤发生早期的电生理改变,稳定可靠,重复性好。2.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心房肌超微结构轻度改变,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溶解、空泡化等细胞内钙超载的征象。3.于快速心房起搏前给予维拉帕米可防止AERP缩短及ERP-RA下降的发生;维拉帕米可以减轻房颤急性期的电及结构的重构;4.高钙可加重房颤急性期的电及结构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