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秸秆转化酒精糖化曲的优化及发酵工艺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麻是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具有较高的生物质产量,其茎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经发酵可转化为酒精。本研究以红麻杆为原料,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半纤维素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菌、果胶降解菌及优化其降解条件,并对糖化工艺及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从腐烂的朽木及土壤采样,用划线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在刚果红培养基上进行初筛,筛选到18株纤维素降解菌;测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酶活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产酶条件为:在30 ℃、pH=6条件下培养,第6天酶活最高达198.06 U/g。   (2)半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从腐烂的朽木及土壤采样,用划线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菌种,用双层平板法进行初筛,筛选到13株半纤维素降解菌;测半纤维素酶活进行复筛,筛选到一株产半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在30 ℃、pH=5、PDA培养基中培养,第5天酶活最高达1013.88 U/g。   (3)果胶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从自然界中采样,用划线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筛选到16株果胶降解菌;测其酶活进行复筛,筛选到一株产果胶酶活较高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优化,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在30 ℃、pH=5、PDA培养基中培养,第5天酶活最高达322.21 U/g。   (4)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从自然界中采样,用划线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用苯胺蓝法进行初筛,筛选到8株木质素降解菌;测漆酶酶活后进行复筛,筛选到一株木质素高效降解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在30 ℃、pH=5、PDA培养基中培养,第8天漆酶酶活达294.81 U/g。   (5)预处理方法的研究。对红麻秸秆采用蒸汽爆破、稀硫酸、浓硫酸、NaOH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优化,其中以2%NaOH溶液进行预处理最佳。   (6)糖化工艺的研究。糖化曲与2%NaOH预处理的红麻秸秆粉进行作用,优化糖化曲的作用条件,其最佳条件为:在55 ℃、pH=5.0、酶解时间36 h、底物量为0.5g,糖化曲对秸秆的还原糖得率达到49.01%。   (7)酒精发酵工艺研究。糖化液在发酵温度36 ℃、发酵时间96h、酵母菌量12[%]、起始pH值为5.5条件下发酵,酒精得率0.1972 g.g-1 红麻秸秆,是理论产值的74.21[%]。
其他文献
该文合成了2[2-羟基-4(a-甲基丙烯酰氧)苯基]-2-苯并三氮唑(以下简称HMB)I,并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以及紫外光谱仪等现代的分析仪器对其进行了理化参数的检测及结构的
采用自建动态酯化反应实验装置,研究了以石油环烷酸、正十八醇为原料,以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环烷酸正十八酯的酯化反应体系.根据两种不同载体负
以碳酸铈为前驱体,碳酸镧和碳酸镨为掺杂试剂,氟化铵为氟化剂制备铈基抛光粉,对铈基抛光粉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  采用TG-DTA研究了碳酸铈、碳酸镧和碳酸镨的氟化过程
会议
  电渗流是毛细管电泳(CE)中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它可以控制被测组分的迁移速度和方向,进而影响CE 的柱效、分离度和重现性,所以CE 中电渗流的控制极为关键.我们采用实验室合成
用自行合成的具有红色、黄色、黄绿色、绿色荧光、光致变色、热致变色性能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商品化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中的酸酐基团反应,制成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SMI
随着化学纤维合成及其染色的闩益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开发性能优良、无毒无害的喹呔酮类分散染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2—甲基—3—羟基喹啉(MQL)是合成喹呔酮类分散染料的关键中间体,因此,探索其合成路线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经济意义。 本文在文献资料及大量探索性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邻硝基甲苯(ONT)为起始原料,经溴化、水解制得邻硝基苯甲醛(ONBA),再还原成邻氨基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