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改良效果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jw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对老年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改良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体重指数18~30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TPVB药物配比分为4组(n=20):罗哌卡因TPVB组(R组)、0.125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TPVB组(RD 0.125组)、0.25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TPVB组(RD 0.25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TPVB组(RD 0.5组)。在患侧T3-4和T5-6行两点法阻滞,R组每个椎旁间隙注射0.15%罗哌卡因10 ml,RD 0.125组、RD 0.25组和RD 0.5组分别于每个椎旁间隙注射0.125μg/kg、0.25μg/kg、0.5μg/kg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混合液10 ml,罗哌卡因终浓度均为0.15%。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时静脉连接电子镇痛泵,药物配比:舒芬太尼1.5μg/kg+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设置无背景剂量,bolus2 m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术后48 h内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VAS评分≤4分。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情况;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 h、6 h、12 h、24 h及48 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术后T1、T2、T3、T4、T5(T1=术后2 h,T2=术后2-6 h,T3=术后6-12 h,T4=术后12-24 h,T5=术后24-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后24 h及48 h镇痛补救次数。采用Richards-Campbell睡眠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1 d、2 d的睡眠质量;记录术前、术后24 h外周静脉血IL-23、IL-17、TNF-α水平;记录术后心血管事件的不良发生情况、恶心、呕吐、肺部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均≤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和RD 0.125组相比,RD 0.25组和RD 0.5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术后1 d镇痛补救率减少、在T2、T3、T4时刻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2 d镇痛补救率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其他3组RD 0.5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4组患者总液体入量、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术前和术后24小时各浓度组间炎性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恶心呕吐、睡眠评分及肺部并发症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剂量为0.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混合0.15%的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的同时,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以作为老年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适宜剂量配比。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及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外周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 RNAs,miRNAs)并在此基础上构建IS患者患病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IS患者外周血液中mi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的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s(Diff 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DE
学位
目的: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合并脑实质或脑膜转移,脑膜转移可以作为肿瘤全身进展的晚期并发症出现,也可以作为肿瘤的首发征兆。近年来,在以靶向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背景下,部分患者生存期有了明显提高,但预后仍然很差,本文通过对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的72例肺癌合并脑膜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7月到2021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
学位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复合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胃镜检查进镜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拟在内镜室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75岁,BMI 18~30 kg/m~2。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术前药物,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监测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鼻导管吸氧2~4 L/min,并置入口圈。依据改良Dixon序贯
学位
目的: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作为潜在的儿茶酚胺类血管收缩剂替代药物的使用具有争议。本篇系统评价旨在评估MB对血管麻痹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查找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1日所有应用MB治疗休克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或干预性研究(随机或非
学位
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提高EC患者的生存率是一个大问题。外科治疗、综合治疗以及放化疗是EC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是EC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药对肿瘤细胞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可影响肿瘤的复发、转移和长期生存。然而,七氟醚对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影响仍存在争议。这项研究旨在探讨七氟醚对EC细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评估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研究衰弱对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04月至2017年08月间符合入组标准的398例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5岁且<90岁,性别、民族不限;2)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限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3)原发肿瘤,术前未经
学位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为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有无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C组)和非化疗组(N组),化疗组的方案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术前化疗3~4周期,化疗后3~6周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依次静脉注射,
学位
目的:探讨羟考酮复合艾司氯胺酮及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适宜药量配比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结直肠手术的患者75例。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药物应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40 m L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手术结束前15分钟给予羟考酮0.1 mg/kg,并连接电子镇痛泵。将患者随机分为三
学位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气管插管病人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纳布啡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21年6月~11月本院择期全身麻醉病人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1组、N2组、N3组,每组各30例。三组病人分别静脉给予纳布啡0.1mg/kg,0.2mg/kg,0.3mg/kg。记录7个时间点: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3min(T1)、气管插管即刻
学位
目的:研究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12月于我院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舒芬太尼组(S组)、纳布啡组(N组)和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组(NS组)。全麻诱导开始前10min给予3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诱导开始时,S组患者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5μg/kg,N组患者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