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对全麻插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12月于我院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舒芬太尼组(S组)、纳布啡组(N组)和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组(NS组)。全麻诱导开始前10min给予3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诱导开始时,S组患者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5μg/kg,N组患者静脉输注纳布啡0.2mg/kg,NS组患者静脉输注纳布啡0.2m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之后3组均静脉输注依托咪酯0.3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2mg/kg行全麻诱导,吸氧去氮3min后,待肌肉完全松弛,于可视喉镜辅助下行气管插管。记录7个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3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插管后10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于T0、T2、T3、T4、T6时间点抽取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浓度。观察并记录全麻诱导期间3组患者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1时间点S组的MAP和HR明显低于N组和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6时间点,S组的MAP和HR明显高于N组和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间点N组与NS组的M AP相较基线水平(T0)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时间点N组与NS组的HR相较基线水平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间点S组的NE和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N组和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间点N组的NE浓度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间点N组与NS组的NE和皮质醇浓度相较基线水平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有11位患者发生了呛咳反应(其中轻度6.7%,中度13.3%,重度16.7%),N组与NS组没有患者发生呛咳反应,S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0.2mg/kg复合舒芬太尼0.2μg/kg用于麻醉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以综合评估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风险,为临床医师筛选高危患者并早期予以干预措施提供更可靠的预测工具。方法:1.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2日至2019年2月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接受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59名患者,并收集其围手术期资料进一步分析。2.采用Kolmogorov-Sm irnov法对所有数
学位
目的:筛选及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外周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 RNAs,miRNAs)并在此基础上构建IS患者患病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IS患者外周血液中mi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的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s(Diff 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DE
学位
目的: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合并脑实质或脑膜转移,脑膜转移可以作为肿瘤全身进展的晚期并发症出现,也可以作为肿瘤的首发征兆。近年来,在以靶向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背景下,部分患者生存期有了明显提高,但预后仍然很差,本文通过对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的72例肺癌合并脑膜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7月到2021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
学位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复合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胃镜检查进镜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拟在内镜室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75岁,BMI 18~30 kg/m~2。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术前药物,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监测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鼻导管吸氧2~4 L/min,并置入口圈。依据改良Dixon序贯
学位
目的: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作为潜在的儿茶酚胺类血管收缩剂替代药物的使用具有争议。本篇系统评价旨在评估MB对血管麻痹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查找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1日所有应用MB治疗休克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或干预性研究(随机或非
学位
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提高EC患者的生存率是一个大问题。外科治疗、综合治疗以及放化疗是EC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是EC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药对肿瘤细胞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可影响肿瘤的复发、转移和长期生存。然而,七氟醚对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影响仍存在争议。这项研究旨在探讨七氟醚对EC细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评估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研究衰弱对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04月至2017年08月间符合入组标准的398例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5岁且<90岁,性别、民族不限;2)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限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3)原发肿瘤,术前未经
学位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为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有无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C组)和非化疗组(N组),化疗组的方案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术前化疗3~4周期,化疗后3~6周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依次静脉注射,
学位
目的:探讨羟考酮复合艾司氯胺酮及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适宜药量配比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结直肠手术的患者75例。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药物应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40 m L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手术结束前15分钟给予羟考酮0.1 mg/kg,并连接电子镇痛泵。将患者随机分为三
学位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气管插管病人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纳布啡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21年6月~11月本院择期全身麻醉病人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1组、N2组、N3组,每组各30例。三组病人分别静脉给予纳布啡0.1mg/kg,0.2mg/kg,0.3mg/kg。记录7个时间点: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3min(T1)、气管插管即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