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我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末期我国开始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投入显著增长。在国家层面,教育部先后启动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工程项目,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体包括“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等。在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也在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文献资料,虽然部分省份建设有独立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但是从整体上看,各个省份的数据存在格式各异、分布不集中、采集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不能准确掌握信息化发展的全貌数据,因而很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的政策调整,导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针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本文在前期设计的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平台原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对平台的设计和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平台各功能子系统的实现。平台基于.NET框架,采用B/S三层架构,整个平台集成了基于Lucene. net的全文检索技术、Fusion Charts动画图表生成技术、元数据管理等多种技术,致力于为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高效的数据分析和资源共享服务。本文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专题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述了平台建设所采用的关键技术。(2)在前期数据库平台原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对平台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对如何保证数据库平台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进行了深入研究。(3)平台开发和运行环境的部署,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资料查询服务系统等关键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臻完善,大多引进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众多国家和省级精品网络课程以及多媒体资源库等。然而,这些花费巨大的人
本研究以“苏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阅读练习的顺序性为切口展开对教科书科学性的探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知识架构,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心理架构,系统梳理“苏
提出参考资源模型结构,并给出其构造方法,研究其在建模导出过程中的支持作用.企业参考资源模型是一个资源的参考目录,在建立特定企业资源模型时,可以直接从参考资源模型中选
研究了巴克豪森噪声强度与铁磁材料表面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材料硬度的降低巴克豪森噪声的强度逐渐升高,因此可以用巴克豪森噪声强度无损测量铁磁材料的表面硬度.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