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葡甘聚糖果冻制备及工厂设计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甘露糖和葡萄糖聚合而成的杂多糖,溶于水后形成黏度较高的溶液或凝胶。但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成胶的浓度较大,且形成的胶体透明度较低,不适合单独做果冻。本文将魔芋葡甘聚糖分别与κ-卡拉胶、黄原胶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通过考察复配胶的流变特性,确定最佳复配比。之后,评价了KCl和柠檬酸对复配胶的凝胶性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果冻配方;并与市场上同类的4款果冻产品进行比较,验证果冻配方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年产12万吨魔芋葡甘聚糖果冻的工厂设计。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复配胶总添加量为1%时,探索了魔芋葡甘聚糖分别与κ-卡拉胶、黄原胶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后,复配胶的流变特性。结果发现:当魔芋葡甘聚糖:κ-卡拉胶(m/m)为3:7时,复配胶的表观黏度具有最高值,tanδ值接近最低点,凝固点温度最高,凝胶强度最大;当魔芋葡甘聚糖:黄原胶质量比为2:8时,复配胶具有表观粘度最高值,凝固点温度最高,凝胶强度接近最高值。2.在复配胶总添加量为为1%,魔芋葡甘聚糖与κ-卡拉胶、黄原胶的复配比分别为3:7、2:8时,探究KCl、柠檬酸的浓度对复配胶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魔芋葡甘聚糖与κ-卡拉胶的复配胶,当KCl浓度为0.15%时,复配胶的tanδ值接近最低值,且凝胶强度大;当柠檬酸浓度为0.1%时,复配胶具有最大表观黏度。对于魔芋葡甘聚糖和黄原胶的复配胶,当KCl浓度为0.1%时,复配胶的凝胶强度、咀嚼性接近最大值,储能模量最大;当柠檬酸浓度为0.05%时,复配胶的表观黏度、凝胶强度高于其他浓度。KCl浓度对魔芋葡甘聚糖和κ-卡拉胶的复配胶的凝胶强度、表观黏度的增强效果大于对魔芋葡甘聚糖和黄原胶的复配胶,柠檬酸的浓度对魔芋葡甘聚糖和黄原胶的复配胶的凝胶强度的减弱效果明显于另一种复配胶,因此,最终选择魔芋葡甘聚糖和κ-卡拉胶的复配胶作为果冻制作的凝胶,此时,KCl的添加量为0.15%,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3.选用上述配方制备魔芋果冻,并与市场上购买的4种代表性果冻产品进行比较,从感官评价、表观黏度、析水性、质构四个方面评价它们的差异性。结果发现:魔芋葡甘聚糖果冻在各方面的数据均介于市场上购买的4种果冻之间,可见该魔芋果冻配方的设计合理且可行。4.年产12万吨果冻的工厂设计。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完成工厂选址、工厂布局、生产车间布置、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经济分析等基础指标,完成全厂平面设计图、生产工艺设计图和车间平面设计图的图纸。
其他文献
美国中小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存在着两种研究取向,即学校、家庭与社区伙伴关系取向和青少年—成人伙伴关系取向。前者基于人类个体发展的生态学分析框架,强调中小学生置身于其中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定量评估不同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弹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经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DVT患者71例,根据症状
会议
<正>"五型班组"标准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给班组长带班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组长要善用"五型班组"标准化建设工具。我班组结合车间"五型班组"考核细则,制定了以
南京玄武湖 1998年初实施了清淤疏浚工程 ,试图以此削减湖泊内源污染负荷 ,控制富营养化 .比较分析清淤前后( 1996~ 2 0 0 0年 )玄武湖沉积物中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 ,结果表明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村最为突出。因此,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选择。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提升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在乡村经济结构逐渐转型(农业产业逐渐立体化、多维化转变)的情况下,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逐渐增大。对农民及其新型经营主体而言,其最主要
<正>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领导等于管理,管理者就是领导者。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两个身份。一是管理者,二是领导者。管理者注重效率,领导者注重效果。管理者
税收政策作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财政税收管理则是我国整个财政税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
期刊
随着对高规格润滑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常规溶剂抽提工艺已无法满足APIⅡ类和API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而加氢工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生产高规格润滑油。为了提升中国的润滑油
<正>银雀山汉简的整理和出版一九七二年,在山东省临沂的西汉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竹简。罗福颐、顾铁符和发掘者吴九龙等先生初步整理后,于一九七四年在《文物》第二期上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