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力体系扰动条件下人体滑摔机制演变规律

来源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摔事故经常发生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在给人们造成不同程度身心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当人体在轮船、列车、飞机、汽车等运动物体上行走时,这些物体的非匀速运动以及颠簸,使行走表面倾角发生变化,并使人体受到外力的冲击作用,滑摔风险升高,滑摔机制也更加复杂。因此研究外部环境干扰对于人体滑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六自由度步进摩擦测试平台,通过测试平台对人体行走施加不同外界扰动条件,深入研究了外部环境干扰对人体受力、人体滑摔风险及滑摔机制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改变步进摩擦测试平台与水平地面的角度以改变摩擦力方向,从而研究摩擦力方向对人体受力及滑摔倾向与滑摔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摩擦力与地面之间角度的增加,前后向接触力增大,脚底支撑力减小,因此脚底所需摩擦系数峰值增大,人体滑摔风险升高。通过测试平台的水平非匀速运动形成作用于人体的水平外力,探讨了水平外力对人体受力及滑摔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脚底支撑力不受水平外力影响;水平外力与重心水平惯性力的正向叠加使脚底前后向接触力增大,从而提高了脚底所需摩擦系数使人体滑摔风险升高,并且水平外力越大滑摔风险越高。测试平台的上下往复运动可形成作用于人体的垂直方向外力。研究结果表明,脚底前后向接触力不受垂向外力的影响。当垂向外力与重心垂直方向惯性力正向叠加且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时,叠加结果使脚底支撑力减小,所需摩擦系数增大,人体行走时的滑摔风险升高,外力越大人体滑摔倾向越大。对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静止地面及不同外界环境扰动下行走时,人体脚底主动摩擦力及摩擦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外力干扰可改变行走时的步态时相,使制动期及起动期的时间配比发生变化。三种外界扰动条件中,上下坡角度对人体滑摔倾向影响最大,水平外力次之,垂直外力影响最小。运用简化的重心轨迹物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了外界环境扰动对人体滑摔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行走时必须使身体满足力及力矩的动态平衡才能避免滑摔,而外部条件的扰动破坏了人体原有的动态平衡系统,人体必需通过调整脚底接触力、身体姿势等措施,建立新的力及力矩动态平衡系统。当外界扰动条件太大,通过人体自身的调整不足以建立新的动态平衡系统时,滑摔将会发生。本文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熵理论,建立了步进滑摔模糊判断综合数学模型以判断多种单因素如步速、步长、地面水平加速度、上下坡角度、年龄对滑摔的权重。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步进滑摔预测模型以预测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各因素的滑摔危险系数。模糊判断结果表明,在诸多单因素中,地面坡度角及运动加速度对人体滑摔影响较大。滑摔预测模型分析结果可知,在水平外力、步长、步速三因素共同作用下行走时,水平加速度对人体滑摔影响最为显著,步速影响最小。并进一步分析了随着地面加速度的增加,滑摔风险的增长速度。本文数学模型的建立为判断及预测各因素对滑摔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完善了人体行走过程中的滑摔机制理论体系,对于人体在运载工具,特别是海军在军舰上活动时的防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正确掌握和控制系统复杂性成为充分发挥先进制造技术优越性的前提条件,也是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最大化的降低企业的管理难度,最佳的办法是在系统布局设计阶段就将系统复杂性作为布局评价的考虑因素。本文针对机械加工制造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在制造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机械加工制造系统在生产组织过程中的复杂性,通过对不同布局方案系统复杂性的衡量,来对工厂布局方案进行评
第一部分 hsa-mir-7是一种潜在的人类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生物标志物目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是一组罕见的自身免疫性
微课作为新型教育教学资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等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文中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出发,积极将微视频引入课堂,分析在课堂教学
数据加密和信息保护已经被智慧家庭、医疗研究、国防安全等民用和军事领域所广泛应用,目前实现这种技术主要用两种平台,即软件和硬件平台实现。硬件实现更具实用性,也更复杂
随着页岩气藏和煤层气藏的深入开发,研究普遍关注气体实验室条件下在岩心微纳流道中的滑脱效应。煤岩的渗透率一般在气测渗透率后,利用Klinkenberg提出的校正方法得到煤岩的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郎某原系大浪淘沙沐浴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浪淘沙公司")大堂副经理。该公司为促进业务,自行印制浴资券专用于赠送合作单位及消费满一定金额的客人。2009